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

ID:44679250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_第1页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_第2页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_第3页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早期不耐受的原因及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重症胰腺炎需行肠内营养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28例,B组32例。两种均以放置螺旋形鼻肠管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种的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B组对肠内营养耐受性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甲期应用并发症明显减少。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耐受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81-02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急

2、腹症,其发病迅速,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治疗方

3、何除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及其活性外,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至关重要。早肠内营养是借助于导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直接送至胃肠道的方法,保证病人摄入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和热量的临床方法。而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率,缩短病程,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近来年肠内营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急性胰腺炎为高代谢、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储备迅速消耗,发生营养不良,损失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多器官衰竭的危险。本实验通过两种的

4、比较,分析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探讨减少并发症。我们选用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A组28例,B组32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与B组32例。A组年龄55〜79岁,平均67;B组年龄54〜83岁,平均68.5。两组患者均有持续性上腹痛、血尿淀粉酶升高及影像学改变,符合RANSON标准中急性胰腺炎的标准。所以患者均采取常规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抑制胰液分泌及其活性、均选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

5、营养支持。1.2方法。鼻肠导管的放置:营养液经过胃和十二指肠,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细胞分泌大量促消化腺分泌激素,如缩胆囊索,促胰液素等,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这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是不允许的。因而要选用强度高,韧性好,对粘膜刺激小和耐酸,碱腐蚀的专用导管。我院采用flocare系列多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长145cm,直径2.7-3.3mm,有四个侧孔,在X线透视下利用导丝的弹性改变导管末端的方向,使导管分别通过幽门和十二指肠空肠曲,越过Treitz韧带20-30cm后固定,导管置入到位后,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

6、及堵塞。从开始时间、过度时间、输注速度、剂量对比观察。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4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A组有6例不耐受,且出现并发症比例高。另外B患者中32例全部耐受,口并发症出现少。(见表1)3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重症SAP患者由于长期禁食,继发感染以及自身消耗等原因,机体长期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如果此时没有营养的补充,会导致机体蛋白质的大量丢失,血清白蛋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多器

7、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其死亡率也相应增加。早期EN不仅有营养支持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能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6]。有利于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同时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功能,有效防止肠道衰竭和细菌、内毒索移位,提高肠道耐受性。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改善胃肠功能,还能加快组织修复,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提倡肠内营养屮添加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小肠粘膜细胞及免

8、疫细胞的能源物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中谷氨酰胺降低,外源性谷氨酰胺可以促进小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减少MOD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顾葆春,邢锐,文强,杨白力,杨春华,麦悦强,吴恒义•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年01期[2]高勇,彭南海,叶向红,隋芳•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3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