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ID:44974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上传者:U-944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社会工作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养老方式,即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也就是独自生活。而伴随我国全面进入老年社会以及老龄化速度的加剧,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成为了我国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民生问题。就我国而言绝大多数老人倾向于选择在家养老,这不仅需要家庭经济支持,也需要家庭的成员的悉心照料,同时意味着家庭各方面压力的增大,相反传统家庭养老又容易忽视老年人心理状态,尤其是子女较忙的家庭或者独居老人更容易产生孤单感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反映出过去简单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下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在亟需着手改善当前老年人生活现状的情况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1]应运而生。该模式旨在解决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同时存在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老年人,通过调动社会力量出资建立相关设施,提供相应服务,解决绝大多数家庭养老的问题,使其成为一种令社会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近几年,随着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开展,已达到一定规模,实现其初步成效,而反观农村地区,在社区组织尚且初步形成甚至仍未形成的状态下,养老服务成为一个空白点,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政策、城镇化、土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同时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高龄、空巢、留守老人增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农村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急需社会化的照顾方式,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居民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也不允许农村地区发展以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前提下,社会化居家养老呼之欲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生活水平低、养老水平起点低,老年人逐步丧失劳动能力,对养老等公共服务需求强烈,需要各方面保障并重。如何做到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建立起组织、照料老年人的服务体系来发展养老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安度晚年是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的关键。3 而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是每个家庭要考虑的,更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目前关于农村养老的研究,多数在于对多元化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我养老模式之间的探索,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经济水平决定养老保障,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也会出现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侧重于养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有些经济较薄弱的地区则注重经济保障。本文将研究视角固定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市近郊的农村县市,重点在于对当前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包括分析农村居民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需求,以及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式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进行抽样调查以及现阶段所享受的福利保障,社区、村委会等提供的养老服务等,概况其下各居家养老模式,同时将农村老年人情况与城市老年人情况的比较,分析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发现并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提出解决的措施由传统的养老保障转向养老服务,引起社会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的关注,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和相关思路,这对本文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老年人福利发展到经济保障、精神慰藉、日常照顾,到形成系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乃至多元化发展为线索,以建德县旗下乡镇的老年人生活为蓝本,根据现阶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包括个人住房情况、饮食水平、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结合其所在社区、村委会实施社会保障措施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力度,为老年人生活所提供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研究农村地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的现状,归纳其现有类型与特例,客观评价其优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结合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根据当地老人的现实生活需求以及所拥有的客观条件,探索改进方案和解决措施,以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以及生理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的目的,从而在理论中完善该地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本次论文在成文过程中,预计会碰到以下几个难点:一是在对当地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方面,因为数据较多且需要选取特定人选,因此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有结合访谈法完成最终的调查。二是在由于现阶段居家养老在农村试行并不广泛,当地的养老服务需要大量查证与总结概括,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目前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的意见,使论文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其具体很难掌握,需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本次论文的重点是:3 农村建立完善的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当下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通过对有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及认真研读,本人对该选题已经初步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上述资料框架的指引下,有信心能够圆满完成本次论文。参考文献[1]鲍烨明.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09,3(07):189-190.[2]曹洪香,赵立新.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21(04),89-91[3]陈涛.老年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6-236.[4]戴香智,吴健红.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J].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16):5-8.[5]刘丽萍.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健护理[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4-71.[6]李云广.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构思[J].陇东学院报,2008,19(6):96-99.[7]聂鹏,蒋新红.农村居家养老的射虎福利服务模式[J].社会工作,2004,(06),20-23.[8]唐咏.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J].社会工作,2007,(2):12-14.[9]戴月,袁宝君.江苏青少年减肥行为与相关因素分析.江苏卫生保健,2009,(3):3-5.[10]陈雪英.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实务学院,2007.[11]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6-226.[12]王碧红.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与体系建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3]张福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五点政策建议[J].社会福利,2009,(06),29-30.[14]张恺娣,郭平.老年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19-355.3 [15]赵立新.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人口学刊,2009,(06),41-46.[16]Oliver Schilling.DevelopmentofLifeSatisfactioninOldAge:AnotherViewonthe"Paradox"[J]SocialIndicatorsResearch,2006,75(2),241-271.[17]PeterCollings.''Ifyougoteverything,it'sgoodenough'':perspectivesonsuccessfulaginginaCanadianInuit community[J]. Journal of Cross - Cultural Gerontology, 2001,16(2),127-15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