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ID:45222935

大小:910.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11-11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_第1页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_第2页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_第3页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_第4页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与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北京十一学校潘爱国panaiguopanqi@yahoo.com.cn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解读考试性质:选拔性考试指导思想: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命题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一.关于能力要求的解读1.理解能力:(1

2、)考纲要求: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①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条件情况下的应用;②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③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④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考题体现①对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理解②对关键语句的理解③对图象的理解2.推理能力:(1)考纲要求: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2)考题体现:①语言是推理

3、和思维的物质外壳;②数学是推理的重要工具。3.分析综合能力:(1)考纲要求①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②能够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③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考题体现①学会分析物理过程:七个W;两条主线:时间主线、空间主线②学会等效物理过程:③学会利用物理过程: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1)考纲要求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

4、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②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2)考题体现①函数问题②图象问题③几何条件④求极值⑤数学归纳法求通项5.实验与探究能力:(1)考纲要求①“四能三会”: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②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2)考题体现①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②基于规定的十九个学生实验的考题;③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二.关于考

5、试范围和要求的解读十七个单元,131个考点解读之一:强化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分值在100分左右。核心考点:考点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t=V0+at,S=V0t+at2/2,Vt2-V02=2aS。V-t图。考点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考点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考点18:牛顿第三定律。考点31: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考点56:

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考点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考点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考点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考点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考点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解读之二:注重对考生知识面的考查热学:(1)分子动理论(2)内能、热力学定律(3)气体光学:(1)光的折射(2)光的干涉和衍射(3)光电效应原子物理学(1)原子

7、结构(2)三种射线(3)核反应解读之三:各单元知识内容解读第一单元:质点的运动本单元考点共10个,其中二类要求考点6个。1.本单元知识特点:(1)概念多: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等。(2)规律多,公式多,且应用灵活。2.本单元重要知识:四种基本运动形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概念、三个规律、三个推论、五个二级结论、两类运动模型、七种解题方法。(2)平抛运动概念;特点;运动规律;两点讨论(两个矢量三角形);一个二级结论。(3)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

8、;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3.本单元难点分析:(1)有关概念、规律、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图象方法的功能和作用;(3)综合应用中的数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4.一轮过后可能存在的问题:(1)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不清晰、理解不深刻;(2)对常规的解题思想、步骤与方法掌握得不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