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317666

大小:22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1

上传者:U-25928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程朱理学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说明理学认为A.物质第一,意识第二B.“理”依赖于“气”而存在C.“理”是世界的本源D.佛教和理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见《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答刘叔文》一)以上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先气后,即“理”是世界的本源。故选C。【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学习的难点。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2.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她们的共同点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C.启蒙思想的传播D.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它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的,所以BD两项错误。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而启蒙思想传播于18世纪,所以C项错误。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法国在革命前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他们内部的不同矛盾加剧,从而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确立的共同背景3.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A.地大物博B.民主政治C.文化繁荣D.小国寡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希腊城邦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是希腊城邦的特征,故D项正确;古希腊城邦多山临海,不是地大物博,故A项错误;民主政治是希腊的政治特征,不是城邦的特征,故B项错误;文化繁荣,属于文化方面,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4.下表是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议会中部分邦的投票权分配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等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梅阁棱堡一许威林布伦斯维克17票6票4票4票3票3票2票2票A.联邦议会具有国家事务的决定权B.各邦国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C.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封建专制性D.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错误,最终决定权是德意志皇帝掌握的;C项错误,表格中投票看出的应该是民主;D项是对表格的片面理解;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普鲁士拥有绝大数的投票权,其他邦投票权较少,比较可知体现了各邦国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故本题答案选B项。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有冗长发言、阻挠议事的权利,即参议院中反对某项议案的少数派为了阻挠、延缓该议案的表决,通过不停地演说、辩论使拥护议案的多数派难以达成一致来终止辩论或付诸表决。这一制度设计A.是对少数派权利的制度性保护B.使立法程序更加冷静与理性C.导致两党对垒,行政效率低下D.体现了对众议院的制衡原则【答案】A【解析】材料“参议院中反对某项议案的少数派为了阻挠、延缓该议案的表决”说明1787年这一设计为了保护少数排的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立法程序”“两党对垒”,故BC项排除;材料提到的是“参议院”而不是“众议院”,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参议院中反对某项议案的少数派为了阻挠、延缓该议案的表决”是解题的关键。6.某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通过《国王法》中的一段话,把他们自己的全部权力授予了他。”下列与该法学家说法相符的是A.君权神授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的权威来源于人民D.人民放弃了自己的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皇帝的旨意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是由于人民把权力授予了皇帝,即法的权威是来源于人民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了君权人授而非神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不是放弃了自己的权力而是把权力授予了皇帝,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7.“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下列不同时期的做法中有利于“平民社会”形成的有:①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②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③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④选拔官位较低官员入阁A.②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平民不在其列,故①错误;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品行优秀的平民有机会进入政府,故②正确;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才学出众的平民可以凭借其走上仕途,故③正确;内阁成员从官员中选拔,平民被排除在外,故④错误,正确答案是A.②③。8.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D.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负责组阁,A说法正确。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CD说法正确。“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而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在此之后,B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B。9.假如有一位秦代朝廷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之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该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公九卿制。根据材料“秦代朝廷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丞相分管行政,太尉分管军事,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并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御史大夫10.图中的两人是东西方的杰出治国人物,他们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A.“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东方君主专制与西方的民主法制【答案】B【解析】AD是秦始皇与伯利克里在治国方略上的区别,排除;政治根源于经济,奴隶制商品经济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是秦始皇君主专制的经济根源,故选B;C是秦始皇与伯利克里在政治上的机构区别,排除C。1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汊交错,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环境决定【答案】A【解析】由材料“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所以答案选A。B是对材料错误理解,材料讲的是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排除;C以偏概全,排除;D陷入了环境决定论,应该说环境对政治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排除D。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千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行政区”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B.“废……封建国家”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完全消除D.“国土”被划分为州、郡,县三级行政区【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和推行郡县制的情况,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A项说法是正确的。“废除封建国家”是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度,所以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化了,可以排除;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是把地方分为郡,县两级,而不是三级,D项说法也是错误的。13.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公民确认为损害城邦民主的人放逐国外,但特别规定不得动其财产。这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B.贵族享有特权C.保护私有财产D.违背民主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特别规定不得动其财产”,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规定并非针对贵族,B项说法错误,排除;这种规定不能说明违背民主原则,排除D项。14.陈毅元帅曾写词:“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熟悉西周主要封国,知道各省简称,即可解答。材料中“齐鲁”是指西周分封的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封国都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所以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分封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5.在日本和朝鲜的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谓的“朱子学”学派。这表明 A.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朝鲜、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B.程朱理学也成了日本和朝鲜的“国学”C.《四书章句集注》是朝鲜和日本的教科书D.朱子学就是阳明学和闽派的代称【答案】A.......................................考点:宋明理学的世界影响点评:一般考查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影响。如: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6.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A 正确。郡县制和行省制是封建社会下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属于“帝制”阶段,BD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目无关,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题时,首先学生要理解材料中的“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分别指的是分封制阶段、君主专制阶段、民主政治阶段。其次,再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17.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东西方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宇宙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④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的时间范围出发,结合选项的各个思想家所处的年代,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18.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密尔认为在一个民主政体中“平衡几乎总是有的,但天平的两端决不保持绝对平衡,哪一个占优势在制度表面并不明显”下列选项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唐代三省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B.美国总统与国会间的制约关系C.英国国王与首相间的制约关系 D.德国皇帝与首相间的制约关系【答案】B【解析】据材料“民主政体”、“平衡几乎总是有的,但天平的两端决不保持绝对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制度属于加强皇权的封建制度,不属于民主政体,故A选项错误;美国是民主政体,总统与国会间的制约关系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英国国王没有实权,统而不治,不符合民主政体的平衡关系的特点,故C选项错误;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全,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无法体现“平衡”的特点,故D选项错误。故选B。19.xx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他们中的一位有望成为新一届总统。当选者任职期间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B.主持国会工作C.行使最高司法权D.掌握最高行政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因此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20.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上”指的是大臣参与讨论,“皇帝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说明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是指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故选B;内外朝制没有涉及到集体讨论和决议,故排除A;明朝后期的内阁制下,内阁大臣是没有参与决策权的,即使暂时有权倾一时的时候,也是仰仗皇帝的权威,故排除;清朝的军机处没有任何实权,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B.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是指中央政府集权过甚,导致地方官吏权力有限,从而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故答案为A项。B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讨论的不是对地方官员的监察问题,排除C项。2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朝廷任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由朝廷任命,故D项正确;A项是西周的制度;B项是指科举制;C项是指察举制。23.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而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享有最高的继承权,所以答案选D。A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由材料不能得出B、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2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A.革命性B.和平性C.渐进性D.妥协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中可以看出,英国的民主化进程是渐进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项都不全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5.以下是《宋史》中出现的人名: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由此可见,宋人取名深受当时哪一思想的影响A.佛学B.道学 C.理学D.法学【答案】C【解析】据材料“宋史……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名反映了理学的纲常伦理思想影响巨大,故C项正确;佛学并不主张纲常伦理,故A项错误;道学也没有类似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法学主张以法治国、严刑峻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守节、克让、从信、安仁、端礼、忠恕”,学生可以正确理解这些都体现了理学的纲常伦理思想,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6.《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罗马法。材料“家长权或夫权”说明A理解正确;材料“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可知CD理解正确;B理解不正确,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27.《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这主要说明宋代A.君主专制制度强化B.法律内容更加丰富C.立法部门权力削弱D.执法的随意性加强【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 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故A选项正确;敕令不属于法律,故材料不能说明法律内容更加丰富,故B选项错误;“以敕代律”不能说明法律的消亡,也不能说明立法部门权力削弱,故C选项错误;敕令也不都是随意的命令,故材料不能反映执法的随意性加强,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含义和特点,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敕令不属于法律,“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一规定调和了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参议员的数量不按各州人口多少而规定数量一样,可以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29.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反映了孔子①仁爱思想②宽厚美德③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这两句话都是要表达“多考虑别人感受,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的意思,体现了孔子仁爱思想、宽厚美德和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①②③正确,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答关键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准确理解。30.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多方讨论最终确定了国会建设方案,即康涅狄格方案: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据此可知,这一方案的目的是A.制约总统的权力B.实现各州相对平衡C.确保国会的立法权D.确立中央集权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讨论的是国会建设方案,与制约总统权力和中央集权原则无关,此两项无从体现,排除AD。材料中确认参议院名额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这实际上有利于小州),众议院名额则按人口数确定(这实际上有利于大州),这是对国会议员名额的分配,通过参议院和众议院名额的不同分配方式,保证每个州都有相应的名额,保持各州之间的相对平衡,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国会议员名额的分配,而不是保证国会的立法权,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31.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A.地方成为自治单位B.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设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有权参与议定”“拥有调整权”“直接由行省管辖”等信息可知元代行省在中央节制下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地方拥有一定自主权,C正确;ABD都不能够完整说明行省制度的特点,排除。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32.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A.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B.去粗取精,使儒家思想更加纯洁 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批判继承儒道佛的思想精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过程。最开始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存在。题干中也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发展3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的理论来源于A.罗马法B.拿破仑法典C.《权利法案》D.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近代资产阶级的革命中提出的法律观念的起源就是罗马法律,现在法律中的某些司法概念也来源于此,所以正确的是A,B、C、D不是最早的理论来源。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34.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isprobablyclosertotherevolutionthananyothercountriesinEurope”.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出现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C.工业革命的影响D.宪章运动的压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制度改革3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A.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B.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C.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说明宋代统治者通过分散地方行权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A,B明显错误;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集权的方式36.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与颁布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共同点主要有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④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责任内阁制下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成员集体对议会负责。三部宪法中的三国都不是责任内阁制;1871年宪法是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标志而并非完善,排除①②。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三国宪法相同点3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可知,宋太祖认为战乱等原因是因为武馆,所以派文官去治理地方。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文官制度38.钱大听说:“《春秋》,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矣。”这是通常所讲的“春秋笔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这种笔法A.是受知识匮乏所限造成的B.是顺应品评人物的需要C.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D.以揭露丑恶行为为要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矣。”可知,钱大昕强调指出《春秋》能够据事直书,善恶分明,这种笔法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C项正确。A项错误,且材料没有体现是受知识匮乏所限造成的,排除。该笔法不是顺应品评人物的需要,而是强调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排除B。揭露丑恶行为是现象,目的是达到道德教化的作用,排除D。39.英国学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的时期;1716年至1783年是两者关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王在18世纪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18世纪国王和下院在治国权力方面势均力敌C.议会改革打破了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均衡关系 D.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国王和下院“确定关系”到两者关系保持“均衡”再到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遭到破坏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国王和下院的权力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才能完整、准确概括出材料的整体主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和下院的权力的演变过程40.阅读下面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个表格反映科举制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的出身平民贫寒的家庭A.其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和公正D.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答案】D【解析】从表格反映的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贫寒家庭来看,科举制能够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答图表型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代中国逐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人对希腊民主制赞赏有加,对中国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则多持批评态度,尤其是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出现的腐败、暴政……。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脱离其存在、演变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其合理一面,都在当时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对东西方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制度选择与国情”的角度就古代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本题应就古代中国或古代希腊分别论述,或者把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对比论述,论证过程就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条件和思想文化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应有概括总评。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示例只做参考。论题明确无误给,论证过程就民主或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原因和影响方面展开论述,能举三个以上论据给;格式正确,有总结分析给。示例一: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不适于农耕,而更适于发展工商业,民主、平等、法治则是工商业的发展的内在要求,随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壮大,雅典通过三次改革,最终确立并发展了民主政治;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其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这又为直接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政治条件。同时小国寡民的城邦要求激发城邦全体公民的爱国热情建设保卫城邦,雅典以其发达的民主政治实现了这一目标。雅典民主还激发了城邦公民的爱国热情,希波战争的胜利、工商业繁荣发展。民主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产生、戏剧的繁荣等无不证明了民主政治的成功。但是,这种民主仅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抽签选举、轮番执政的参政方式造成权力滥用误用,易于形成暴民政治,最终导致其衰落。综上所述,一种政治形式是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经济生活所决定的,而其政治形式都不是完美的,有利就有弊。示例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不完美,但却是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论证: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虽历经曲折但一直发展下来的文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于春秋战国,奠基于秦,演变发展于汉、唐、宋、明清。其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的小农经济,农耕文明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稳定,而国家的统一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保证;巩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也使建立专制中央制度成为必要。历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近代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动乱,人们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渴望,强化了大一统的观念;汉唐宋元国家的强盛又从事实上证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重要性。抗击外敌入侵,少数民族侵扰,修治公共公程等也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合理性。综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制度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加以论证分析。本题的论点是“制度选择与国情”,主要论证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我们要对比的分析问题,关键是讨论国情对政治制度的选择的重要意义。此外我们要注意结合具体史实来分析,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42.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即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三美国创建之初,以华盛顿为代表的开国元勋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新中国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为什么“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建国之初设计了什么样的治理国家的民主模式?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答案】(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步实现民主法治(议会权利凌驾于君主权利之上)(2)特点:渐进改革。历程: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限制君主权利;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美国:以联邦制为框架,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新中国:人民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代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光荣革命”是传统的沿袭主要是指保留了国王、保留了议会的传统等,而是变革的手段主要是指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议会逐渐成为权力的中心、英国开始走上民主的道路等方面的内容。(2)材料二中的“逐步的变革、前进”等字眼足以证明英国模式发展的特点是渐进改革,19世纪上半期英国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主要回答出《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重大事实即可。(3)材料三中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字眼足以证明美国在建国之初设计的民主模式是联邦制、三权分立、总统制、两党制的内容,中国初期确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约略地说,对于“帝王”事实上乃是附着在天下苍生身上的一大毒瘤这一道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但他们也都很无奈,因为这里明显存在着一个思想困局: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要真正地解决“君王之害”,还是西方思想界替孟子和黄宗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而一旦被关进这个“笼子”,即使他是一只“猛虎”,要危害天下也是难上加难。——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二:18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而这理性万能的学说实以中国之哲学文化输入为其外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赖赫淮恩所说,中国思想在18世纪之影响,至可称“孔子为此世纪之守护尊者”。因耶稣会士介绍孔子的学说,引起欧洲一般知识界对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兴趣。历史学家们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中国为哲人政治,授予官职时,常召集多数学者在公堂上公开讨论而选拔最有贤明的答案的委以要职。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严守政治规则的国民。国王为最有力的主脑,由此主脑使国家的手足活动。中国谓为武断政治,不如以文治主义的理想称它。青年竞入大学而从事探讨他日出仕时所应熟悉的国法民情,所以中国大学乃有举世无双的荣誉。——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对于帝王是“毒瘤”,孟子与黄宗羲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并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2)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在这方面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3)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崇被黄宗羲斥为“大害”的中国政治,其原因何在?【答案】(1)认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以“仁政”学说来约束君主对人民的残害;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指出君主是天下大害,提出限制君权的种种理论和设想“看对病”:黄宗羲发展了古代民本思想,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上升到制度层面,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开错药”: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2)根本:体制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由人民决定国家大事和领导人去留好办法: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制约平衡;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等。原因: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的政治实践;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解放思想,自然科学发展;东方儒家开明民本政治的启发;启蒙思想家的努力。(3)原因:受信息来源限制,对中国不够了解;借中国开明政治理念抨击本国专制体制,倡导民主政治。【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并结合史实即可从“民贵君轻”、“仁政”、反对专制暴君、 限制君权等方面说明对于帝王是“毒瘤”,孟子与黄宗羲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据材料一“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封建专制的批判、早期民主启蒙色彩、依靠道德限制皇权等方面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2)本题据材料一“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结束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角度回答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等方面回答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再结合材料二“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经济、英国的政治实践、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自然科学发展、儒家的启发、启蒙思想家努力等方面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3)本题据材料二“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信息来源限制、抨击本国专制体制等方面说明西方思想家如此推崇被黄宗羲斥为“大害”的中国政治的原因何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