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ID:45589178

大小:79.67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5

上传者:U-7604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预案编号:THYJ2010-—05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 颁布日期:2010.1.6 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32、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的危险性分析32・1、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基本情况3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3、组织机构及职责9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93.2、应急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主要职责104、预防与预警144.1、危险源监控144.2、预警行动174・3、信,息、扌艮告与处置175、应急响应185.1、响应分级185.2、响应程序19 5.3、应急结束226、信息发布237、后期处置237.1、现场保卫与洗消237.2、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247.3、生产秩序的恢复247.4、应急预案的修订258、保障措施268.1、通讯与信息保障26&2、应急队伍保障26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78.4、经费保障278.5、其他保障289、应急培训与演练289.1、应急培训289.2、应急演练3010、奖惩3111、附则3111.1、术语和定义3111.2、应急预案备案3211.3、维护和更新32 11・4、制定与解释3211.5、应急预案实施32附件一、指挥部及专业组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编制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印发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印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J73号)《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安监应急字[2008]37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0《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1.3、适用范围本事故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的应急方针、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毒、特种设备、电气设备、防洪、防汛各类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应急预案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组成。各专项应急预案如下:1、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电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防洪、防汛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始终把保障职工及其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负责领导、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各专业应急行动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救援人员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2)、预防为主、演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等相关工作,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专多能,各单位按照应急分工、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2、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的危险性分析2.1、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基本情况2.1.1、公司简介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路三段95号太化工业园区内,北距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150人。是一个以煤炭转换、化产品加工和城市煤气生产为主的中型企业,工艺流程复杂,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生产能力、产量、原料用量分别为:主要原料:净洗煤120万吨/年表一企业主、副产品名称和年产量序号产品名称年产量 1焦炭90万吨2煤焦油3.6万吨3粗苯0.9万吨4焦炉煤气20万千立方米表二危险物质主要储存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最大容积(m3)备注1焦油储罐1台9002焦汕氨水澄清槽2台3003粗苯储罐2台804洗油储罐2台50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备煤车间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分析(1)、危险源的确定备煤包括原料煤的装卸、贮存、输送、配煤、粉碎等工序。备煤车间运煤车辆多,装卸设备多,事故多为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事故。根据车间生产、工艺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确定危险源为:1#危险源:破碎机、皮带运输机;2#危险源:配煤槽、煤塔。(2)、风险分析1#危险源为配煤及输送煤的重要设备,破碎机是破碎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用于破碎大块的煤料。在破碎机运转过程中,若由于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虽然皮带运输机是一种速度不高的设备,但据许实践证明,皮带轮和托鶴绞碾伤亡是皮带运输机的多发性和常见的事故。 2#危险源由于要定期清扫,煤槽、煤塔深度较深,清扫时不仅有坠落陷没的危险,还有可能发生挂煤坍塌被埋没窒息死亡事故。2.2.2、炼焦车间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分析(1)、危险源的确定炼焦车间现有焦炉二座,年产焦炉煤气20万千立方米。焦炉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及生产组织有着区别其他生产工艺的特性,焦炉本身具有高温、明火、露天、高位、多层交叉、连续作业的特点,且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环境条件较差。四大车是焦炉生产的重要设备,这些设备既有车辆的特点又不同于车辆,在移动作业中,一机多用,协作性很强,互相制约,稍有配合不当,易造成事故。为焦炉加热的煤气为经净化后的焦炉煤气。焦炉煤气主要由烧类、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组成,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分类为第2.3类有毒气体,自燃点648.9°C,爆炸极限为6.6-55.2%,含有5-8%的一氧化碳、54-60%的氢气、22〜30%的甲烷,属易燃、易爆、有毒性气体,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荒煤气为炼焦时的主要产物之一,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遇热、明火易发生燃烧爆炸。荒煤气中除含有焦炉煤气的成份外,还含有焦油气、粗苯气和一定量的NH3、H2S、HCN等,高浓度能造成荒煤气中毒和缺氧,严重者窒息致死。根据炼焦车间的生产工艺、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性质、危险等级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定以下为危险源:1#危险源:焦炉地下室;2#危险源:烟道走廊、交换机室; 3#危险源:炉顶;4#危险源:四大机车。(2)、风险分析1#危险源、2#危险源为重点监测目标,炼焦过程产生大量荒煤气,还有部分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回炉加热,由于煤气大量集中,加之通风条件不好(地下室),若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及时,极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从而引起在岗人员煤气中毒,甚至发生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3#危险源属于煤气放散区域,有发生煤气中毒、泄漏的隐患,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煤气中毒等危害事故。另外炉顶高度约在6米左右,易发生坠落事故。4#危险源是焦炉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如果四大车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控或指挥信号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四大车常见的事故有挤、压、碰、撞和倾覆引起的伤害事故。2.2.3.化产回收车间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分析(1)、危险源的确定化产回收配套有冷鼓、脱硫、洗脱苯和城市煤气储配等4个工序。荒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从荒煤气中回收氨、苯和焦油的过程中都具有易燃、可燃的特性。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疲劳损伤、磨损、腐蚀以及操作不当、结构和材料的缺陷,均会产生故障,特别有可能产生穿孔泄漏等现象,由此带来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根据化产回收车间的生产工艺、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确定以下危险源:1#危险源:鼓风机房、加压机房; 2#危险源:终冷洗脱苯装置区;3#危险源:初冷器、电捕焦油器、脱硫塔;4#危险源:焦油贮罐、粗苯贮罐、洗油贮罐、机械化氨水澄清槽;(2)、风险分析1#危险源、3#危险源属于焦炉煤气存在的区域,焦炉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故1#危险源、3#危险源易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危及生产与生命安全的事故;2#危险源属于焦炉煤气、粗苯存在的区域,粗苯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成份,而苯的爆炸极限为1.2-8.0%,甲苯的爆炸极限为1.2-7.0%,二甲苯的爆炸极限为1.0〜7.6%,爆炸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稍有泄漏就容易进入下限范围,且苯属I级毒物,一旦泄漏就极有可能引起人员中毒,故2#危险源易发生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危及生产与生命安全的事故;4#危险源拥有焦油贮罐、粗苯贮罐、洗油贮罐、机械化氨水澄清槽。粗苯、煤焦油、洗油等均为有毒、有害的物质,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若由于违章操作或腐蚀等原因而发生泄漏,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危害性事故。5#危险源为产品(或原料)收发场所,若操作不当或其它意外情况发生时,会产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污染周边环境等危害性事故。2.2.4、辅助车间的危险源及其风险分析(1)、危险源的确定 在火灾和爆炸事故中,由电气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很大的比例,引起电气设备火灾的着火源有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也有危险温度、电气火花和电弧等外部原因,由于在焦化生产中,到处都有易燃易爆的气体或液体,一旦发生泄漏,遇到电火花等,就极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根据以上特征,确定以下危险源:1#危险源:中央变电所;2#危险源:各个车间所设置的配电室以及各种用电设备;(2)、风险分析1#危险源为全厂电气的神经中枢,一旦这里出现故障,全厂就将面临全面瘫痪,由于焦化生产为连续性作业,荒煤气就会被大量排放,若操作不当,就极有可能造成在岗人员煤气中毒,甚至发生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2#危险源由于多数处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而焦化生产中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是火灾爆炸的危险源多,几乎遍及各工段和岗位。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焦炉煤气、粗苯等物质,属于建筑防火规范的甲类易燃物质,一旦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火灾。若焦炉煤气、粗苯蒸汽泄漏到大气中与空气形成混合爆炸气体,遇到一点火星,哪怕是静电火花,也会立即发生化学性爆炸。而且反应速度快、能量大、爆炸力强、危险度大,可酿成厂毁人亡的特大恶性事故。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为了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员工及财产安全,我厂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如下;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厂长常务副总指挥:党委书记副总指挥: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工会主席、指挥部成员:生产技术处处长、安全管理处处长、机动处处长、武装保卫处处长、环保发展处处长、物资供应处处长、人力资源处处长、质监中心主任、厂工会、厂办、生活服务部、各车间负责人、现场指挥:总工程师二、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处处长、成员:调度室全体成员地点:设在生产调度室三、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由于应急救援的需要,我厂成立了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具体如下:(1)、消防与抢险救灾组;(2)、物资供应组;(3)、警戒保卫组;(4)、医疗救护组;(5)、环境保护组;(6)、专家支持组。各专业队伍的组成人员详见附件。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网络图 3.2,应急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主要职责一、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协调事故处置工作;3、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4、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定期培训,演练;5、组织事故调查组,认真对已发事故进行调查处理;6、负责风险信息的上报,对可能影响区域的通报和对社会的发布;7、批准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以及恢复生产的指令;8、负责应急预案的评审、批准和修订更新。 二、现场指挥职责1、按照应急指挥部及总指挥的指示进行事故现场行动应急的直接指挥;2、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和人员分配,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3、保证在应急状态下以最快的速度报告总指挥和进入正常通讯联络,针对事故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故蔓延;4、随时负责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现场紧急情况。三、应急救援办公室1、协调日常应急救援事务;2、熟悉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名单,能将领导的指令在第一时间传达到位;3、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危害程度等有关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做好记录;4、保证通讯设施处于良好状态;5、认真坚受岗位,及时传达总指挥、副总指挥事故应急救援指令;6、制定和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1)消防与抢险救灾组①•熟悉掌握重大危险源和重要部位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操作、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和人员分布情况;②•认真参加重大危险源事故救援实战演练,提高实战抢险能力; ①•在事故状态下,利用现有的消防和安全防护设施,能有组织地深入事故发生区域,关闭相关系统,抢修设备。降低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抑制危害范围扩大;②•听从现场指挥安排,做好现场抢险工作。(1)物资供应组①•服从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实施物资的现场供应;②•保障事故抢险和负伤人员外运运输车辆的使用;③•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2)警戒保卫组①.保证救援人员车辆出入事故现场的道路畅通;②•根据事发当地气象条件,地理环境,人员密集情况确定疏散方式,进行有组织的疏散;|«③•针对突发环境事故的地点、范围,确定安全警戒范围,设警戒标志;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保卫重点部位,并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有秩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控制车辆的进入;⑤•保证消防通道和进入事故区域的厂内主要通道的畅通无阻;⑥•对具有爆炸、火灾、泄漏等其它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⑦•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杜绝二次事故的发生。(3)医疗救护组 ①•服从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做好现场受伤人员的临时包扎和抢救;②•做好现场急救工作;③•联系急救和安排护送转院;对现场进行消毒。(1)环境保护组①•负责随时掌握突发事件的控制情况以及污染物的影响范围、程度;②•为事件信息发布提供环境污染第一性资料;③•对泄漏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及时处置的办法和要求;④•事故后提出现场保护和污染洗消、净化措施。五、专家支持组①•迅速对突发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决策;②•根据污染物扩散速度和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地域特点,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为群众的疏散和危害预防提供依据;③•按照污染物的特性和泄漏量,分析污染物对环境、大气、土壤、农作物以及人身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以便应急中做好预防和事故后进行针对性的洗消;④•预测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污染物的反应变化情况,以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进行应急响应的同时,采取有前瞻性的预防措施。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K备煤车间危险源的监控方式及预防措施1)监控方式备煤车间主要存在两个危险源(1#危险源:破碎机、皮带运输机;2#危险源:配煤槽、煤塔),安排专人对1#危险源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严格执行岗位巡检制度;对2#危险源定期清扫,必须安排专人负责,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安全员的监督下进行。2)预防措施1、运煤机安装有紧急制动装置,必要时可迅速停车;2、运转中的破碎机严禁检查、清理和检修,禁止打开其两端门和小门;3、破碎机工作时,不准向破碎机腔内窥视,不要拔动卡住的物料;4、清扫中的煤塔煤槽必须停止送煤,并切断电源;5、下煤槽煤塔者,必须带好安全带,安全带要有专人管理,活动范围不可超过1・5米,以防煤层塌陷时被埋;6、清扫作业,必须从上而下进行,不准由下而上挖通,以免产生挂煤坍落埋入危险。4.1.2、炼焦车间危险源的监控方式及预防措施1)监控方式 对焦炉的生产过程进行DCS全程控制,在焦炉地下室安装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四大车之间安装了音响信号和连锁装置,并对危险源场所执行岗位巡检制度。2)预防措施1、焦炉地下室安装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24小时监控,加强通风,其两端设有安全出口;2、焦炉地下室安装有应急照明;3、烟道走廊和地下室,设置有换向前3min和换向过程中的音响报警装置;3、四大车在开车前必须发出影响信号;行车时严禁上、下车;4、定期组织煤气设备管道阀门的维修,消除设备缺陷;禁止在烟道走廊和地下室带煤气抽、堵盲板。5、禁止从炉顶、炉台往炉底抛扔东西。如有必要时,炉底设有专人监护,在扔物范围内禁止任何人通行或停留。6、焦炉炉顶表面应保持平整,纵拉条不得突出表面。4.1.3.化产回收车间危险源的监控方式及预防措施1)监控方式对危险源生产场所设有远程监控装置,包括温度、压力、液位、现场浓度、流量等设施,安装通讯报警电话、配备空气呼吸器、泡沫消防设施,严格执行岗位巡检制度。2)预防措施1、在鼓风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对鼓风机房内的可 燃气体浓度进行24小时监控;2、对电捕焦油器内的煤气含氧量安装分析仪进行24小时监控;3、在粗苯储罐上设置有喷淋装置,高温天气通过喷淋冷却降低储罐温度,一方面减少苯挥发,降低产品损失;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降低事故隐患;4、为了保证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生产环境中其浓度不超过允许浓度,在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的同时,要防止设备、管道、法兰、接头的“跑、冒、滴、漏”;5、在易燃易爆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灯具和开关。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6、装车台和灌装设备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与法兰间跨接措號。操作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钉子鞋。4.1.4.辅助车间危险源的监控方式及预防措施1)监控方式辅助车间共有三个危险源(1#危险源:中央变电所;2#危险源:各个车间所设置的配电室以及各种用电设备;3#危险源:燃气蒸汽锅炉)。对1#危险源实行PLC控制方式,对2#危险源主要是通过在岗人员的定期巡检和不定期巡检进行监控,3#危险源设有远程监控装置,包括温度、压力等设施。2)预防措施1、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严格按照环境的危险类别和区域配置了相应的电器设备和灯具;2、对锅炉及其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检测,锅炉房安装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3、严禁架空线路跨越危险场所,尤其不得把架空线路架设在输送易燃易爆介质设备及管道的上空。4.2、预警行动1、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危害情况,同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力量救治伤员,控制事故蔓延。2、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判断事故性质与类别,确定应急响应等级,作出部署并向各相关单位及人员发出预警。4、需调动应急专业组时,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向担负处置任务的应急专业组下达集结出动的指令。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lx信息报告与通知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接收事故的相关信息,并由其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和各位成员通报事故信息O应急救援办公室电话(24小时有效报警):0351——63251470351——6322927外部联络电话:消防:合成氨消防队:8282555一电厂消防队:6116119合成氨消防队:6081920 急救:合成氨医院:6325526化工医院:65534867.5社会救助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1204.3.2、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主要负责人赵随民厂长应在2小时内向太化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上报。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一、事故应急分级事故启动级别突发事件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态势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一、分级标准I级事故;一次造成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II级事故;。一次造成轻伤11人以上(含11人),或重伤3—10人,或死亡1—2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故。III级事故;一次造成轻伤3—10人,或重伤1—2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事故。IV级事故:轻伤1—2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事故。 二、应急响应分级I级应急响应: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请由国家、省、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启动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由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积极配合。II级应急响应,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由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如:请求医疗、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增援),或者报请国家、省、市应急管理机构启动政府应急救援预案。III级应急响应:由相关二级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厂级(分公司或子公司)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必要时,可报请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预案。IV级(一般)事故,由车间应急指挥小组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必要时,可报请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请求增援。5.2、响应程序5.2.1、接警与通知当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警时,应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以及事故现场的相关重要信息,并迅速通知总指挥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各位成员。按照总指挥的部署,负责通知各专业抢险队伍和专家组立即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各自的应急救援准备。5.2.2、指挥与控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负责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副总指挥和各成员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和人员分配,有效利用各种 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5.2.3、警报与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总指挥负责启动警报系统(通过社会媒体或派专人登门告知),向公众发出警报,并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5.2.4、事态检测与评估由环境保护组负责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监控。监控活动应包括:事故影响边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并及时将监测情况及评估情况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并由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总指挥报告。5.2.5、警戒与治安由警戒保卫组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防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5.2.6、人员疏散与安置1、当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相关岗位区域构成威胁时,警戒保卫组应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领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疏散撤离,以达到减灾逃生、降低事故损失的目的。2、疏散撤离时应根据风向确定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 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5.2.7、医疗与卫生1、对于事故发生时和抢险救援过程中的负伤人员,由医疗救护组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已定的医疗救护方案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护;2、如有必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支援,协助医生对现场重伤员的急救,必要时转送化工医院;3、医疗救护组应根据公司常发事故的性质,预先配备好应急常用药品和常用医疗器械。5.2.8、应急人员安全在抢险救援时,应在确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险。若在抢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现场指挥可以直接命令抢险人员撤离危险场所(事后应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以确保应急人员的安全。5.2.9、消防与抢险由消防与抢险救灾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受伤、受困人员的营救,并使其脱离事故现场,听从现场指挥的领导,利用现有的消防和安全防护设施,深入事故发生区域,关闭相关系统,抢修设备。5.2.10、泄漏物的控制当粗苯、焦油、洗油等发生大量泄漏时,由消防与抢险救灾组负责对泄漏物进行围堵,并将泄漏物集中收容到已备好的事故受槽中。 在围堵、收容过程中应注意对抢险人员的安全防护、使用防爆电器以及不产生火花的工具。5.3、应急结束5.3.1、应急终止条件1、突发事故得到控制,造成事故的各种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物己不再泄漏;3、已泄漏的污染物在现场已被洗消、净化,不存在事故继发的条件和可能;4、受伤人员全部得到相应的救治;5、现场各专业应急组织的应急活动己无继续的必要。5・3・2、应急终止程序1、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作出终止决定;2、由总指挥向现场指挥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并由现场指挥负责向各专业应急小组传达总指挥的终止令;3、各应急专业组织在收到应急终止命令后,要认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本组应急工作终止后不会给应急工作带来不良后果。5.3.3、事故调查与汇报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相关人员对所发事故进行现场调查,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损失和影响,形成事故报告;如有必要,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6、信息发布1、企业突发事故有关信息的对外发布,必须由统一的对外部门——应急救援办公室,事故期间的信息发布内容应由总指挥批准签字;应急救援终止后,改由副总指挥批准;2、信息应保证真实、可靠、可信;3、其他机构和部门不得随便传播或刊登未经应急办公室核实和总指挥或授权人签字的事故相关信息。7、后期处置7.1、现场保卫与洗消7.1.1>现场保卫1、应急救援终止后,企业保卫人员应在事故现场设置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2、由专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之后进入现场进行检查:是否有余火或造成死灰复燃的可能;是否存在悬吊物或可能造成物体打击的隐患;是否有危险污染物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的因素和条件;是否还存在需要及时抢救的物资和材料等。7.1.2、现场洗消1、检查之后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人员进入现场消除火灾隐患,扑灭余火;2、消除主要场所安全隐患,保证通道畅通,保证事故调查人员进入现场的人身安全; 3、专业人员到现场清理污染物、危险化学品残余物,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和二次伤害;洗消的方法可采用现场清理回收、冲洗清除、中和消除等办法;4、洗消的时间和顺序要根据事故调查工作的需要来安排。7.2、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1、事故中或事故后因应急事故或应急救援中死亡的人员应按规定妥善处理,并做好保险理赔相关抚恤补偿和家属的慰问工作;2、对尚未康复的人员要做好住院治疗、并安排看护和慰问,稳定伤员的思想情绪:3、对受伤出院的员工根据是否致残和有无后遗症的情况考虑是否安排和调整工作。7.3、生产秩序的恢复7.3.1、生产恢复条件1、事故调查现场需要收集的证据已经收集、取证完毕;2、事故现场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物已经进行洗消、清洗;3、事故中损坏的设备、设施全部得到了修复或更换;4、水、电、气、暖、原材料恢复了正常供应;5、人员短缺的岗位已得到了人员补充。7.3.2、员工教育1、事故原因已经调查清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2、相关员工通过培训受到了教育; 3、对造成突发事故的问题进行了纠正;4、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已经制定。7.3.3、上报批准1、将恢复生产的书面报告上报集团公司管理部门,经批准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2、若上级管理部门要进行现场验收时,须经验收同意后再恢复生产;3、若验收中发现仍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时,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经过再次验收通过后,方可正式恢复生产。7.4、应急预案的修订1、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的领导下,各应急救援人员须认真总结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对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形成报告;2、根据评估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完善与修订。、保障措施8.1、通讯与信息保障一、内部保障1、设24小时常开对外联络电话,并有专人守候,负责接听电话并做好记录;24小时对外联络电话:0351-632514763229272、在突发事故应急启动之后到应急终止之前,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中心各成员、应急办公室主任、各专业行动组组长的手机不得关闭;3、各应急救援人员及相关单位的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 二、外部支援保障1、太原市急救中心1202、太原市消防大队1193、化工医院6553486三、政府有关部门电话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090110太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240058太原市环保局:309579330876578.2、应急队伍保障针对应急救援的工作性质,由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生产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队伍,特殊情况下人力不足时,可根据需要临时抽调相关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要做到预防与应急响应相结合的要求,应急准备工作必须有必要的物资和装备保证。必须的应急装备见下表:应急物资装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所在单位备注1汽车台72泡沫站座13灭火器具2384安全帽顶505空气呼吸器套36防毒面具套307通讯工具部18内部电话个1009胶靴双3010手套付10011铁锹把5012济故槽座113于电筒把1014沙土m3215消防水带<1)65、<1)50盘5016喷淋设施个417事故储槽座118应急照明套88・4、经费保障1、企业每年设安全专项资金,负责对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2、突发事故应急当中发生的应急资金,由应急总指挥签字如数支出;3、对伤亡人员的资金理赔和补偿;财务部门要及时快捷提供资金保证。 8.5,其他保障成立专家支持组,成员包括总工程师以及环保、安全方面的工程师,一旦事故发生,专家应及时到位,根据事件性质、危险物泄漏情况,危险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应急方案,以供指挥中心进行决策;根据事件的发展和控制情况,随时提供相关的其他技术服务。9、应急培训与演练9.1、应急培训9.1.1、培训目的1、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突发事故的思想重视程度;2、提高企业特殊岗位和参与应急响应人员的岗位操作水平和应急技能;3、了解并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危害;4、提高对企业危险目标、潜在风险的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5、熟悉理解“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正确作出应急响应。9.1.2、培训对象1、企业全体员工;2、应急消防人员、抢险人员、抢修人员、救援人员;3、医务救治服务人员;4、污染物监测人员;5、外部相关人员6、企业临近的居民; 7、相关方拉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驾驶员。9.1.3.培训内容序号培训内容接受培训对象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企业员工2应急知识宣传资料企业员工家属、外部公众3危险化学品特性企业主耍岗位人员、应急参与人员4突发事故危寺性金业员工、外部公众5应急演练知识培训应急响应人员及领导6事故报警程序金业员工7消防、初期灭火知识环境、安全工作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8抢救抢修知识消防与抢险救灾专业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9现场人员救援消防与抢险救灾专业人员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10受伤人员临时急救主要危险源场所人员医疗救治专业人员11现场环境监测环保工作人员12安全专业培训安全处、环保处等人员13事故现场逃生白救危险源现场作业人员9.1.4>培训形式1、知识性培训可采取授课培训方式,培训后要有考核,保证培训效果;2、对公众的宣传培训可采取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张贴或写在广告栏里,黑板报上;3、现场操作培训,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知识和操作培训。9.1.5、培训频次1、每年培训一次; 2、年度应急培训计划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3、建立培训档案;4、每次培训都应留存培训记录。9.2、应急演练9.2.1、应急演练目的为了保证应急救援人员和现场人员在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一旦事故发生,能够迅速按照预案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响应,完成救援任务,使事故得到及时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9.2.2、应急演练计划1、根据事故确定的风险目标和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次,每次演练可选择其中一种事故类型;2、事故可模拟某种危险品泄漏、起火、爆炸;3、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现场指挥进行应急演练指挥;应急救援办公室按应急程序进行工作;各专业行动组按各自职责在总指挥或现场指挥领导下投入应急救援活动。4、应急救援办公室做好应急演练的各个环节的记录;5、演练之后,参加人员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组织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并向应急预案 备案部门提交评估报告。7、依据评估报告,及时对应急预案加以完善和修订。10、奖惩安全管理处负责考核各单位及人员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表现情况,对发生事故后未按要求及时报告相关单位及领导的人员给予罚款处理,造成事故损失或严重事故损失的给予相应的处分;对发生事故后能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抢险的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11.1.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1.1・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11.1.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11.1.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11.1.5、恢复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1.2、应急预案备案本次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对2007年版本的修订。同时,向太化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备案。11.3、维护和更新本应急预案应适时维护和更新,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发生事故后要分析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改进预案。针对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11.4.制定与解释本应急预案由太化集团有限公司焦化厂制定与解释。11-5.应急预案实施本应急预案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附件4指挥部及专业组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姓名职务办公电话住宅电话赵随民厂长63215767657508姚世杰党委书记63213176087355吴建宁生产副厂长63228867657459马锡崇工会主席63259307657639焦亦戈总工程师63230336084812蔺慧办公室主任63244357657576杜万贵生产处处长、63218278282297李建安全处处长63228907657426侯锦春机动处处长63229072828972闫晋龙保卫处处长63258027657031 郭林霞环保发展处、63229252828438孟晋斌物资供应处、63244557657030 展望生活服务部63220366078789孙福宝大正工贸公司63210952828368赵建林调度长63251476322927韩强备煤63228046320423崔晓东炼焦6322921赵云峰筛焦63251607657433崔世龙化产63217127657368王建东净化6321579李成庆动力63250365693981陈宝宏计控6322926王建娥质监中心63217017657835谢润林储运63211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