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ID:45998352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_第1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_第2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_第3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_第4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就业指导论文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王一群(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高校在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就业困难群体予以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有多种,不同群体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必须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状况,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着手,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的方法做了些探索。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概念种类方法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目前,我国对大学

2、生就业困难群体还没有比较系统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家庭政治、经济背景和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关系等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方面因素都比较差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生涯中处处都处于劣势地位,用人单位很难接受该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即产生。简言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毕业后因自身、家庭或者社会等因素影响难以顺利就业的群体。众所周知,不同毕业生自身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就业困难群体中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大学生就业困难程度和维持的时间也因此有较大的区别。2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2.

3、1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大多来自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j亥群体中的大学生承受的经济压力比一般同学大。毕业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存在。2.2性别歧视群体性别歧视群体的主要对象是女大学生。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直接规定只招男性,即便是品学兼优的女学生也会被其拒之门外。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给女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对后期找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2.3身体缺陷群体身体缺陷群体大多身患疾病或者身体上存在缺陷。该群体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日常学习

4、中积极进取,力求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是,多数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企业形象和经济利益需求,在招聘过程中直接明文规定不招收身体缺陷人员。近几年,我国出现多起因身体缺陷引起的打官司案例身体缺陷群体在就业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2.4学生后进生群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中还包含着学生后进生群体。该群体在就业局势中占据劣势地位,他们大多在求学过程中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目标模糊不清或者没能够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落后,毕业后对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实际求职过程中会因以上各种原因不被用人单位聘请,从而形成学生后进生群体。3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的方法3.1开

5、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是高校指导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困难程度比较低,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竞争激烈以及竞争岗位有限。因此,学校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同时,把学生带进企业,现场观察工作环境,了解工作任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的可能。最后,结合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引导政策要求,让企业用好政策,向高校提供更多地就业岗位,通过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3.2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

6、行有效地指导和帮助,高校应该在明确现阶段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形式为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提供动力保障。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技术技能应该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同时还应该考虑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另外,课程和教学改革还应该具有长远性的发展眼光,注重培养学习和实践相统一、多证件结合的综合应用型人才。3.3具有针对性地指导就业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较多,要想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和帮助,高校必须结合大学生实际就业状况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第一,针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高校应该及时为其提供就业信息,通过搭建用人单位与高校

7、联合的双向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还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校友等资源,建立与自身需求相关的就业信息网;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制作简历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应该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面试技巧和面试素质;第二,如果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高校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进校外企业的方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第三,面对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高校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肯定;!1!安排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