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

ID:27054651

大小:59.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1页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2页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3页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4页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述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摘要: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分为了家庭贫困、自身条件不佳、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差、心理素质差等几种类型,并提出了从观念、综合素质、指导方式、创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几方面对各类就业难群体进行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指导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随之增加,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面临着前所有未有的激烈竞争,毕业生普遍感觉到就业压力大,就业前景困难,因此,在高校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就业困难群体”。这个群体的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较难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这部分学生成为了高校

2、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做好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成为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之举。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类型1.1家庭贫困的毕业生一部分大学生来自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父母下岗或单亲,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压力要比一般同学来得大,而教育层次和知识背景相对较低,人脉资源相对薄弱,使得这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可选择的机会减小。同时,家庭贫困学生在就业时对职业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参加求职应聘等方面所需要的经济花费增大,这些因素又阻碍了这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1.2自身条件不佳的毕业生有些学生相貌平平、体质欠佳或存在生理缺陷,现在有些招聘

3、岗位对应聘人员的外貌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身高、五官、体形、气质等,这些自身条件不佳的学生往往会因此受到阻碍,他们在就业时往往缺乏自信,担心自身没有优势,缺乏竞争力,担心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和排挤。随着就业人数逐年增多,一个岗位的应聘人数远远超过岗位需求,单位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对求职人员进行挑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外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常常因为外貌等因素被拒之门外。还有部分岗位对性别也有要求,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女生的就业机会要远远少于男生,性别上的差异也给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困难。1.3学业成绩差的毕业生有些毕业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较差,补考、重修课程较多,或者相关等级考试没

4、有通过,不能按时毕业;还有部分毕业生虽然可以勉强毕业,但由于平时在校学习成绩较差,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只能望而却步。1.4综合素质差的毕业生目前,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对求职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不高,不能在应聘时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不敢与招聘人员沟通和交流,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些毕业生很难在就业竞争中把握机会,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错失一定的就业机会。[1]1.5心理素质差的毕业生毕业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自卑、自负、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往往不能很好的调节自我状态,在进行职业选择和求职面试的过程

5、中,表现失常。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一些毕业生屡遭求职挫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出现消极的负面情绪,甚至走向极端。2.对就业困难群体采取的指导和帮助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环境因素,个体思想观念因素,也有政策法规的因素。因此,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是个需要全员关注的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单位层面、个人层面形成良好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据不同类型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策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2.1更新固有观念,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结合当今就业形势与政策要求,定

6、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报告,并结合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心理等方面系统性的指导活动。就业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毕业年级中开展的,可以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融合,贯穿到学生的大学不同阶段,分主题、分内容的进行渗透教育,指导学生转变固有的就业观念,发挥个体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转变一定要专业对口的狭隘观念,树立跨专业、多层次的就业观;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积极主动,自主择业的积极就业观。2.2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技能之外,对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很高。用人单位很多时候需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

7、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因此,学校只有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使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3转变指导方式,全程服务就业困难生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仅靠注重就业环节的教育是不足够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