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

ID:31206242

大小:60.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1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2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3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4页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及帮助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种类的界定,分析了目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提出了对策。Abstract:Inthispaper,throughthedefinitionofthetypeofuniversitydisadvantagedgroupsforemployment,thecausesareanalyzed,andthecountermeasurestofurtherstrengthentheguidancea

2、ndhelponthedisadvantagedgroupsforemploymentareproposed.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Keywords:employment;disadvantagedgroups;guidanceandhelp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76-030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了向好的势头,但总体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显得较为突出。如何针对就业困难群体,为他们

3、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走上职业岗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有助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1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种类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个体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更加困难的群体,这些群体由于自身素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促进处于弱势地位的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已成为建设和谐校园、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分为家庭经济困难群体

4、、性别歧视群体、生理缺陷群体和学业成绩差群体等几种类型。1.1家庭经济困难群体此类学生多来自于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或城市里低收入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平时承受的经济压力要比一般的同学大,在就业阶段同样如此。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9%,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9%。2010年全国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30多万人,按上述比例计算,全国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近120万,特别困难毕业生50多万。1.2性别歧视群体此类歧视群体主要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遇到用人单位

5、设置的性别歧视门槛。他们当中有不少表现突出、品学兼优的女生,因此,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政策带给她们不小的压力,对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3身体缺陷群体此类就业困难群体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他们当中不少优秀的身残而志不残学生,他们各方面表现很不错,但是多数招聘单位会考虑到单位的自身利益,在招聘过程中,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近几年,有不少因身体健康因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案例,招聘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1.4学业后进生群体学习成绩后进是这类就业困难群体

6、的体现,他们因平时学习不努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或者没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导致学习无的放矢、不喜欢所学专业等自身原因导致毕业时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学习成绩不好,无法正常毕业或成绩不符合要求,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找工作较为困难。2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2.1从社会需求视角看其成因近几年,髙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也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首先,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与学校的衡量标准有不一致的地方,导致就业困难。目前,学

7、校衡量优秀毕业生的标准,主要以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而招聘单位更注重团队精神、吃苦耐劳、与人沟通等能力,其次才是专业能力。其次,与以往相比,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专业是否对口的限制等条件有所降低,他们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和敬业精神。不少用人单位把工作经验作为应聘的必要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还对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都提出了要求。虽然社会需求很大,招聘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少,但由于招聘单位在招聘运行中自主性强等因素影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遇冷现象仍时有发生。2.2从职业指导视角看其成因职

8、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首先,高校宏观层面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由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微观层面的职业指导工作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据统计,负责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职业指导训练与培训学习,取得职业指导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不高。其次,职业指导与服务课程建设滞后,课时量不足,职业指导课程尚未形成规范体系,特别是个性化职业指导课程建设滞后,这直接影响职业指导的效果。再次,针对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