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ID:46183115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_第1页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_第2页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_第3页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_第4页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摘要:观察腹泻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3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9例,两组常规均给服金双歧与思密达,脱水严重,静脉补液,发热血象高,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服母乳或普通奶粉,改用口服补液盐冲服腹泻专用奶粉。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58.9%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对婴幼儿腹泻采用腹泻奶粉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关键词:腹泻奶粉;常规疗法;小儿腹泻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大多为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主要原因之一。自2009年8月〜2010年2月采用口服补液盐冲服腹泻奶粉配合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83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收治患儿,年龄3个月〜2岁,男40例,女43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泻,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将本组8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其中男21例,女23

3、例;对照组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停母乳及普通配方奶粉,改用美赞臣公司安婴乐腹泻专用奶粉,以口服补液盐每包配水1000nil冲服,同时予以口服金双歧调整菌群,思密达保护肠黏膜。脱水严重者静脉补液,轻者不予处理,有发热,血象升高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余同治疗组。1.3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意见[1]。治愈:治疗1周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4、,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1周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1周后,大便的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4365393.2对照组3913101658.9论文代写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81.8%、11.4%、6.8%;对照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3.3%、25.6%.41.1%,经x2检验,x2=22.395,P<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

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讨论婴幼儿腹泻主要为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常见[2]。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主要侵袭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引起腹泻[3]。临床上同时可引起双糖酶分泌不足且活性下降,如继续给予大量含乳糖的食物后,如给予含乳糖的奶粉或母乳(乳糖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奶中的唯一双糖),易造成消化不良,形成肠道内高渗环境加重腹泻。腹泻专用奶粉不含乳糖及蔗糖,不会造成肠道内高渗透压,从而减轻腹泻症状。金双歧是

6、由长双歧杆菌,及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活菌制剂,其主要成分长双歧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环境等特点,是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菌株。服用后,能定植于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且长双歧杆菌能产生较多的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可减少肠道毒素的产生和吸收。思密达即十六角蒙脱石,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具有极强的选择、固定、抑制和清除作用,并与消化道黏液蛋白相结合,保护肠黏膜,加速受损黏膜上皮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它

7、还有抗炎作用,亦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本研究采用口服补液盐冲服腹泻奶粉,既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又降低由于进食普通奶粉导致的肠道高渗透压,同时,加用金双歧与思密达,调整肠道菌群的同时,保护肠黏膜。本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因此,口服补液盐冲服腹泻奶粉,加服金双歧和思密达,这一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1]胡每华.实用儿科诊疗规范[M].南

8、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7):169.[2]王慕狄•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