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

ID:46396226

大小:6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_第1页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_第2页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_第3页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_第4页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刺络放血法治疗中风偏瘫麻木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法对中风偏瘫麻木症的疗效,寻找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中风偏瘫症患者9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1=1用梅花针叩刺背部华佗夹脊穴配合十二井穴或十宣穴刺络放血,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曲肢穴常规针刺方法,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姐总有效率为94.5%;与对照组的77.5%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o结论;刺络放血法是治疗中风后偏瘫麻木的有效方法。[主题词]偏瘫/针灸疗法;中风/并发症;刺血疗法;麻木/针灸疗法据观察,部分中风患者在偏瘫

2、后出现患侧肢体麻木,有的伴随紧缩感,半年以后仍不能缓解,直接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生存质量,甚则影响病人的睡眠、情绪及精神心理状态。在清代叶天士“久病人络”“久痛人络”启发下,从2003年5月一2005年5月,笔者采用针刺络脉放血的方法治疗本病5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常规针刺40例做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5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82天;中脏腑21例,中经络34例;脑出血28例,脑梗死27例;右侧肢体瘫20例,左侧肢体瘫33例,二次中风双侧肢体瘫2例。对照

3、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31天,最长173天;中脏腑14例,中经络26例;脑出血23例,脑梗死17例;右侧肢体瘫19例,左侧肢体瘫20例,二次中风双侧患病者1例。1.2纳入标准①中风20天~6月,病情稳定。②年龄S75岁。③无患肢弯曲畸形。④无心、肺、肾、血液等重大疾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取穴:采用华佗夹脊穴梅花针叩刺,用强刺激手法,出血,若出血量少者可配合拔罐。上肢麻木或紧缩感甚者,取第1胸椎~第5胸椎的夹脊穴治疗,若下肢麻木紧缩感甚者取第6胸椎~第3腰椎夹脊穴治疗,若上下肢麻木均甚者取第1胸椎一第3腰椎夹脊穴,治疗均以双侧刺。十二井穴(或

4、十宣穴)刺络放血:以三棱针点刺,先左手后右手,次序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配气端穴(经外奇穴,位于足10趾之尖端,左右计10穴),上下肢以三棱针点刺,出血量以每穴1滴为度。选用统一型号的三棱针,隔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后休息3天,共治疗4个疗程。2.2对照组取穴:极泉、肩口、曲池、外关、合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每日针刺1次,12次为一疗程,极泉穴不留针,余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治疗每日针刺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疗程后休息3天,共治疗4个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社会功能完全恢复,生活完全自理;显效

5、:症状明显减轻,功能部分恢复,生活精细动作差;好转:症状略有减轻,功能恢复不明显;无效:症状无变化,功能无改善。3.2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表2。治疗组55例:痊愈27例,占49.1%;显效16例,占29.1%;好转9例,占16.4%;无效3例,占5.5%;有效率为94.5%0对照组40例,痊愈仃例,占42.5%;显效8例,占20.0%;好转6例,占15.0%;无效9例,占22.5%;有效率为77.5%o经Ridit分析,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病种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o4讨论脑血管病在半年至1年还存在肢体麻木,有的伴随紧缩感,这与瘀血痰

6、湿阻滞络脉有关,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所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治疗以通络为主要原则。针刺络脉,一方面疏通络脉,可以实现其气血渗灌,调和营卫,疏通经络;另一方面,还必须强调清除造成脑络损伤的各种病理产物口]。这也是笔者在治疗偏瘫患者肢体麻木时运用方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脊神经节分岀节神经前后支,夹

7、=

8、脊穴就处在脊神经后支部位并有伴行的动脉丛和静脉丛的分布,取华佗夹脊穴重叩出血,这一刺激引起神经感受器兴奋,刺激信息沿脊神经与脑神经传人中枢,及大脑病灶区,使病灶部位得以修复,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麻木传人信息相遇,通

9、过整合作用,针刺的传人信息抑制了伤害性刺激的传人信息[2],从而产生了缓解麻木和紧缩感效应。十二井穴(或十宣穴)、气端穴处在手足指(趾)端部,该部位在解剖学上有末梢神经(感受器)、末梢血管。在此放血或针刺,对脑内K+、Na+浓度有重要的良性调整作用,有利于缓解脑水肿发生、发展。出现肢体麻木、紧缩感,针刺十二井穴可以调节离子平衡,改善微循环,通过传出神经使末梢血管循环得以恢复,从而使麻木、紧缩感消失,达到治愈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