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筏基础设计

桩筏基础设计

ID:46476913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上传者:U-7604
桩筏基础设计_第1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2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3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桩筏基础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基础设计方法越来越多,日前由于基础设计是i种粗放的设计,対桩筏基础的理论及方法不十分完善。规范要求桩筏基础设计均要满足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要求,现就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与大家进行探讨。关键词:桩筏基础设计成木控制在目前的设计过程小,很多设计人员由于对桩筏基础的设计缺少经验,或对桩基础规范运用不灵活,不能根据地质条件对桩筏基础共同工作进行合理设计,而仅釆用桩基受力形式忽略土的共同作用,造成不必要的项目成本增加(主要是基础成本)。一、当今现状设计的方法1、设计人员对桩筏基础设计概念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规范,如对有地下水或地下水高的桩筏基础设计时均采用不考虑地基土对筏板的作用,全部采用桩承担上部荷载。2、在常规设计方法吋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考虑,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求得上部结构内力和棊础反力,然后把反力作用在弹性地皋的基础上计算基础的内力,这种设计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作川,从而导致基础设计过于偏于保守。3、冇的由于计算不当而使用了厚筏。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桩筏革础时,对于筏板厚度的采用往往争议较人。有采用很厚的,冇采用较薄的;有的规程英至提出,应当使每层建筑不小于多少厚度的。対于筏板厚度的确定,传统上是凭经验假定,然后再进行冲剪验算。这实际上说明目前在筏板厚度确定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方法。由此难免造成当前在高层建筑中的筏厚不少超过1.5m的,个别的厚度竟达4m的不合理现象。所以筏板减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筏板厚度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减薄问题。在桩筏筏厚的确定上,郭宏磊等采用了一新的方法,即先在止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考虑筏板的抗裂性少差异沉降来定出一筏厚值,然后再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考虑冲切能力加以验算,如果发现板厚过小,此时再加厚也为时不晩,111于先走一步的原因,到了后面也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保证。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筏厚一定,筏板尺寸就一定,那么,有关桩筏筏板的设计后半部就只剩下筏板的配筋问题了二、高层建筑筏基与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1、从对2008年《建筑桩棊技术规范》阅读理解,有无地下水对桩筏基础设计是否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影响不大。2、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工作性质,对常'规设计(s/d二3~4情况)是基本上接近于在弹性地基上刚性基础的工作性质。山于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是一个整体,合理的桩筏箱基础设计应在分析上部结构、桩筏箱基础、土体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桩筏设计。根据优化理论,桩筏箱基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为一'设计变最群桩的每根桩长、底板厚度、底板内各种配筋量,目标函数、桩筏箱基础的造价最小’约朿条件対于筏箱基底板有底板抗拉强度约朿底板局部弯强度约束最小尺寸约束,最小配筋率限制,一底板构造配筋限制底板抗剪强度约束底板抗冲切强度约束。对于样桩有桩长约束群桩沉降量限制,群桩差界沉降量限制,单桩安全系数限制,群桩荷载限制。3、桩的存在对减少桩筏基础的沉降侑明显的效果,并使建筑物的整体横向倾斜人大改善,使建筑物均匀沉降。桩长在达到一定长度时,即L/d^70-100时,再加桩长对减小沉降不明显,在增加桩长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国内不少学者也对高层建设桩筏基础中的桩数与沉降的关系作过探讨。董建国等给出了某工程短桩桩基沉降S与桩数n的关系式:S=356.46-0.00542n,从式中可看出,桩数增减10%,则沉降减增在1%以内,对于长桩约为3%。即桩筏基础沉降是一个相对稳定值,它为以减少沉降为冃的的减沉桩基础设计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⑴桩数减少,桩一土体刚度相应下降,因此,桩筏棊础的沉降随桩间距的增大而 增大。但桩间距在10倍桩径以内时,桩筏基础的沉降只随桩间距的增人而稍有増人。(2)当桩的长细比L/d=100,筏的相对刚度KR=10时,桩的相对刚度KP=103时,当桩数减少到间距为4倍桩径时,角桩的桩顶反力(PC)是内屮桩桩顶反力(Pi)的3倍左右;当桩数减少到间距为6.67倍桩径时,PC约为Pi的1.5倍;当间距增大到10倍桩径时,PC与Pi基本相同。由上可知,H前一般桩筏基础中减少桩数大有潜力可挖。4、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在常规设计条件下,桩间十•仍承担上部荷载,桩间土地基反力略呈马鞍形,在建筑物完工时可分但小于上部总荷载的26%,为充分发挥筏板底桩间土的承载力,适当增加桩的间距是合适的。5、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超孔隙水压力产牛,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和桩间土承担上部荷载,且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桩和桩间土承但上部荷载比例保持不变。6、从以往工程实测经验来看筏板钢筋实测应力比钢筋实际应力小得多,我国实测筏板钢筋应力一般为20-30N/mm2Z间,只冇钢筋设计强度的1/10,考虑上部结构刚度与基础参与共同形成拱的作用,减小了底板的挠曲和内力。由于筏板栓浇筑后,碗收缩产生一定预压应力,使得筏板钢筋上下都都处于受压状态,随着上部结构的施工,结构整体刚度不断增大,钢筋的预压应力逐渐减小变为拉力,使得筏板钢筋全部受拉,筏板整体弯Illi逐渐变人屮和轴开始上移。当结构施工至4-5层时基础内力达到最大值,再随着主体结构上升拱的形成,基础内力开始变小弯曲中和轴开始移至上部结构。从相关以前的实测表明高层筏板基础的弯曲内力都远远小于设计计算内力,特别是当上部为剪力墙结构的筏板基础设计时只需考虑局部弯曲而进行计算配筋,足以承受整体弯曲引起的应力,只是要验算剪切应力。建议在筏板设计时充分考虑这点。三、高层建筑筏基与地基共同作用的设计建议1、适当加大桩间距,减少桩数,充分发挥筏板底的地基承载力是可行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计算基础底板时只计局部弯矩,用26%的总荷载或地下水浮力作为地基反力来设计底板(参考岩土工程学报《筏式和箱式承台弯矩的计算》1992(4))。2、桩沿剪力墙轴线或柱与桩布置,较Z桩满堂布置可大大减小筏板厚度。3、施工条件不同,桩承筏承担荷载比例不同,如灌注桩悄况下的筏板比预制桩可分担更人的荷载。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在满足建筑荷载条件卞,增减10%的桩数对基础的沉降影响其微。4、《地基规范》笫&4.10条、《箱筏规范》笫5.3.9条、《混凝土高规》笫12.2.3条规定,当地棊土比綾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式筏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厚跨比不小于1/6,且相邻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筏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影响。5、基底总荷载不超过桩基承载力与桩间土允许分担荷载的总和,地基变形小于建筑物允许变形,满足水平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变形。6、高层建筑沉降理论分析和沉降实测数据说明,目前-•般桩筏基础屮减少桩数人有潜力可挖,桩数可以减少,而且应该减少。一般可减少10%〜15%。四、成本核算与控制以无锡某住宅小区工程为例,该单栋工程高93叭31层,剪力墙结构,每层建筑而积约为450平米,桩筏基础,筏板下地某承载力220kpa土层厚约为3-5m,筏板下1.8m位置为常年地下水位,一期6栋,二期13栋。因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设计人员在基础设计时没有考虑桩土共同作用(设计人员认为地下水位高,以而本地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地基土対筏板的作用)造成筏板设计1.4-1.5m厚,筏板钢筋采用①25@150,桩为O700mm长50m,数量89根,施工过程屮沉降观测在主体完工后为25-30nuiio考虑进行结构优化,在二期基础设计时考虑将筏板重量由桩间土來承担,减小桩对上部承担荷载约为25%,桩数量减少到81根,一栋楼就桩棊成本可节约14万,二期此项共可节约182万 1:桩基础设计的主要流程?答:桩基础是由承台将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的深基础,承台的结构形式和桩布设方式有很多类型。设计内容:[1]、选择桩类型和几何尺寸。桩类型、桩长、桩的横截面面积;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以便计算单桩承载力。[2]、确定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初步佔算桩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按桩数小于等于3情况初定。桩的最小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布置成方形网格(行列式)、三角形网格(梅花式)、圆环形的形式、也可采用不等距排列。在条基下的桩,可采用单排或双排布置。[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单、群桩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验算(规范&5.3-&5.7)、抗拔验算(规范&5.8)和沉降(规范8.5.10-8.5.11)[5]、桩身结构设计:桩身强度验算(规范8.5.9、8.5.8)。[6]、承台设计:分为柱下独基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形承台。单桩承台、多桩承台(三角形、矩形)。承台材料、强度等级、平面尺寸、厚度、承台内力的受弯、受冲切、受剪和局部受压的强度计算。 A、承台在柱荷载作用下桩周边的抗冲切验算(规范&5.17-1);B、承台板在单桩最人净反力作用处的抗冲切验算(规范&5.17-2);C、承台板在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验算(规范8.5.18);D、把在各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承台板,作为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验算(规范8.5.16),并配筋;E、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规范8.5.19)o[1]、绘制桩基施工图:桩柱基础是柱下独立桩基础,可以是单根桩或多根桩联合组成,各桩林基础Z间通常设宜拉梁或地下室底板适当加强,常用于框架结构或含部分框架结构的建筑结构。桩梁基础是沿柱网轴线布置一排桩活多排桩,桩顶用刚度很大的基础梁(或称承台梁)相连,使框架柱荷载通过基础梁较均匀地传递给每根桩的桩基础。2:承台梁的设计步骤?答:柱下条形承台梁按弹性地基梁计算,当桩端持力层较驶且桩柱轴线不重合时,可视为桩为不动支座,按连续梁计算。桩墙棊础是剪力墙或筒壁下布置单排或多排桩的桩基础。一般在桩顶设条形承台,保证桩与墙休或筒体很好地共同工作。墙下条形承台梁按倒置地基梁计算。3:桩筏基础设计步骤?答:桩筏基础是筏板下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通过幣块钢筋混凝十板把柱、墙(筒)荷载分配给桩,形成筏基与桩基共同工作的联合基础。英整体刚度比桩筏基础小大很多,是一种“力能桩基”,但造价是各种桩基中最贵的。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高层兼筑,荷载很大的构筑物或水平荷载较人的地震区,用于防止软土地基上基础倾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