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ID:46508091

大小:8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4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一、知识网络2006年《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大纲规定该考点已山以往的8种常见修辞减为6利A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并能辨明优劣。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传达给我们这样的的信息,学习修辞方法的冃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辨明其优劣。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般从两个方而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

2、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衣达的内容和农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综观近年來的高考试题,修辞考查着重放在以下题型中考查: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语言运用题(第六大题),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这应该是修辞考点的发展方向。二、考点探析㈠熟悉六种修辞方法1.比喻⑴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3、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Z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3)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鬲立的小山%1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屮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帰都成了水墨山水。%1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敘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黑。%

4、1博喻。连用儿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木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川间,零星地点缀着些口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來描绘出荷花的美。)2.比拟(1)比拟的特点比拟是把物当作人來写,或把人当作物來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來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1拟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5、。%1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借代⑴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來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2)借代的种类%1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用“大胡子”代刽子手)%1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1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1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1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用“眉”代人的头)%1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冇见过扫帚和水桶。(用“扫帚”“水桶”代清扔街道的工具)%1原料代成站。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來,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1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与“西安”分别代共产党与国民党及两种不同的思想。)4•夸张⑴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悄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耍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7、(2)夸张的种类%1扩人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而馍馍的香味来了。5•对偶⑴对偶的特点对偶就是“对对了”,也称“对仗”。它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2)对偶的种类%1依内容分可分为」E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

8、、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杲、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才饮长沙水,乂食武昌也。%1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从:、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