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

ID:46543556

大小:5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5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_第1页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_第2页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_第3页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_第4页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摘要]信息公平問題經歷“信息分化”、“數字鴻溝”和“信息公平”三個研究發展階段。我國學者對信息公平問題的影響、信息公平的概念、信息公平/不公平的表現及障礙因素、實現信息公平的原則與保障途徑都有一定的認識。但總體來看,研究尚處於初探階段。對信息公平的內涵、信息公平的英文對應語、信息公平問題的話語體系以及實現信息公平的目標等問題提出看法[關鍵詞]信息公平信息公平問題研究述評[分類號1G2031信息公平問題的由來信息公平問題的研究興起於以美國為代表的信息化十分發達的西方國傢,經歷瞭從早期的“信息分化”,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數

2、字鴻溝”,再到進入21世紀以來的“信息公平”三個研究發展階段“信息分化”是指“當代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於不同信息主體之間的信息差距及其擴大發展的態勢”。最初的研究焦點為社會成員因經濟地位的不同而引發的信息獲取和利用能力方面的差距。20世紀70年代,美國一些傳播學者先後提出一些理論假說,從蒂奇納等人提出的帶有警示意義的“知溝理論”(KnowledgeGapHypothesis),到卡茨曼的“信息溝"理論(InformationGap)以及艾蒂瑪等人提出的“知溝理論”的反命從不同的題一一“上限效果”理論(CeilingEffect),人們試角度對信

3、息分化現象作出解釋。截至70年代中期,已有700餘篇文獻專門關註信息分化和貧困問題經過20世紀70、80年代的醞釀準備,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在90年代全面擴展,互聯網成為信息貧富的主要分水嶺,互聯網接入差距、使用技術差距和享用機會差距即“數字鴻溝”也隨之成為信息分化問題的新的研究焦點。從1995年至2000年,美國商務部國傢遠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陸續發表瞭4篇總名為《在網絡中落伍》的著名報告,“數字鴻溝”研究被推向一個新的髙度。人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托夫勒當年預言的信息不公平問題的嚴重性:“各個高技術傢的政府所面臨的一種潛在可怕威脅

4、來自於國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兩部分,下層階級和主流社會之間的鴻溝實際是隨著新的傳播系統的普及而擴大瞭,這種大峽谷一樣深的信息鴻溝最終會威脅民主”。截至20世紀末,有關“數字鴻溝”的討論已經在研究領域、大眾媒體和世界政治經濟論壇產生瞭數以萬計的文獻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資源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生產要素、無形資產和社會財富”,人們開始更加理性地思考信息主髏之間信息差異的凸顯所引發的社會公平問題,信息公平理念得到瞭廣泛傳播信息公平”作為研究信息公平問題的話語之一,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學者采納。美學者LeahA.Lievrouw和SharonE.Far

5、b給出的信息公平的定義是:信息在個人、群體、地區、族群以及其他各種社會組織之間的公平合理分配,使所有人在生活中都有機會獲得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及有意義的所有信息。同時,信息公平問題作為一個關系到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社會政治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註。2003年'‘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WoAdSummitontheInformationSocie-ty)在其通過的《原則宣言》中提出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識”的目標。“行動起來!創建公平的信息社會”則成為2005年世界電信日的主題2我國信息公平問題研究的熱點分佈我國對信息公平問題的研究

6、相對較晚,“信息分化”這一概念到20世紀90年代才“在某些信息社會理論中開始得以論及”。1994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互聯網後,“數字鴻溝”現象也開始在我國理論界、學術界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引起廣泛關註。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構想,我國政府也隨後提出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方針,即:以人為本,惠及全民,創造廣大群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發展環境。一些論者註意到信息公平在和諧社會中彰顯的時代價值及信息公平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消極影響,開始把這一問題放在社會公平正義的理論框架內進行研究。研究熱點主要分佈在以下幾個方面:2

7、.1信息公平問題的影響國內理論界對於信息公平問題所形成的共識是:我國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王建等人認為已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正成為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可以轉化為財富的資源。因為人們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所處地域經濟以及信息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使之擁有和使用信息的權力和能力不同,由此便產生瞭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公平現象。對於其影響,蔣永福認為,信息公平問題體現在信息資源的獲取和信息資源的分配兩個環節,這兩個環節出現不對稱或不公平,就會導致信息富人(信息強者)和信息窮人(信息弱者)兩個對立群體之間的差別。邵培仁、唐守廉等認為,信息差別正在成為我繼城鄉

8、差別、工農差別、腦體差別“三大差別”之後的“第四大差別”。邵培仁、肖希明、袁峰等很多論者都強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