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

ID:46649771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_第1页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_第2页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探究进展摘要:晕厥是指维持觉醒的脑干网状激动系统血流量减少或能力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和姿势性肌肉张力下降或丧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临床一般很难较快完全恢复正常,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而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导致晕厥的最常见基础疾病之一。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肌肉小血管扩张,心动过缓,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综述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诊治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提供参考关键词: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研究进展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约占晕厥

2、患儿的80%,是小儿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一种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1]。研究显示,反复的晕厥会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因此综述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综述如下:1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理血管迷走性晕厥机制复杂,最常见的”激发机制”是Bezold-Jarisch反射。晕厥患儿心率变异性的研究已得到证实,VVS患儿存在自主神功功能异常。郑慧芬[2]等人研究显示,VVS患儿心率变异性时域法指标,平均NN、pNN50与正常患儿对比显著降低,由此表明,VVS患儿交感、副交感神经张

3、力及其平衡与正常患儿不同。而ZhangQY[3]等人研究表明,VVS患儿在直立倾斜试验中,高频功率/低频功率的比率从倾斜5min开始到结束,均比正常对照明显降低,由此证实VVS患儿在发作时存在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许多中枢和外周神经介质和心血管活性分子在VVS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何宏蕴[4]等人以40例VVS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直立倾斜试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儿,平卧时观察组患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轻度升髙,直立倾斜试验结束后,两组患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改

4、变,观察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5倍,对照组增高无意义。所以,儿茶酚胺水平过高可能是VVS发作的重要环节。以上并不是VVS患儿患病的唯一机制。随着不断的研究,内源性鸦片类物质和5-務色胺(5-HT)在VVS发生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显示,将5-HT经侧脑室注入脑内,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5]oVVS患儿中枢5-HT活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受抑,促进血管抑制反应,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在VSS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2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鉴别与诊断2.1诊断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诊断难度较大。通常主要依

5、赖于以下几方面:①发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上;②发生晕厥前由于外界因素产生精神方面的刺激;③晕厥前伴有先兆症状,例如多汗、恶心以及头晕等;④晕厥时间较短暂,表现为意识丧失,肌张力丧失;⑤直立倾斜试验为阳性;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2.2直立倾斜试验直立倾斜试验时当前公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VVS患儿的主要方法[6]。该实验要求的环境为房间安静、光线暗淡、温度适宜,试验前患儿平卧20〜45min,禁食3h,停用血管活性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以上,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心肺复苏设备。直立倾斜试验是让患儿站立在具有一定倾斜度角度(60°〜80°)的倾

6、斜板上,45min内贯穿患儿是否出现阳性反应[7]。出现以下情况中一种极为阳性:①晕厥;②晕厥先兆伴血压下降或心率减慢;③晕厥先兆症状伴窦性停博、交界性逸博心律以及长达3s的心脏停博。晕厥至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版不能维持自主体位,但恢复平卧体位后意识可在几秒内后自行恢复,5min内完全恢复正常。晕厥先兆症状是试验时出席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过度换气、听力下降、反应迟钝,耽误意识丧失,若恢复平卧症状消失。若不恢复平卧则很快会丧失意识。心率减慢包括心动过缓:4〜6岁心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