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

ID:46736301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_第1页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_第2页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_第3页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_第4页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习语摘要:英汉习语是语言屮的瑰宝,是经过几千年反复使用积累沉淀下来的,是一部人类认知发展过程的活化石。根据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英汉习语体现了隐喻认知过程,即以日常经验为基础,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映射实现认知。英汉习语之间的隐喻映射,既有相似性,又有民族差异性。关键词:认知隐喻映射英汉习语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同时又是人们认知的结果。习语是语言中的瑰宝,它來自劳动人民的各种经验。因此通过习语來研究人的认知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习语正是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一面镜子。现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

2、的工具。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把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上,达到认知的结果。木文试图用隐喻映射理论分析英汉习语异同。一、认知隐腌理论隐喻具有修辞价值,隐喻更具有认知价值。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修辞学》(Rhetoic)屮认为强调了隐喻的认知价值。(Mahon,2001)理查兹(1936)指出,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人的思维是隐喻的,人的语言也是隐喻的。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and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人们以口常经验为基础,认知和理解新事物尤其是抽象概念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作为

3、语言精华的习语更是充分体现了人的隐喻思维过程。二、习语的定义在习语的定义问题上,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侧重点。(骆世平,2005)从广义角度来说,汉语的习语包扌舌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而英语中的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平洪、张国杨,1999)习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比喻,并能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这种联想是由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牛活经验决定

4、的。比喻习语体现了人们用隐喻进行思维,来表达更抽象的事物的认知过程。三、英汉习语都是以口常经验为基础1.习语来自于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习语反映着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经验。因使用汉英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典故等,英汉人民观察事物的侧面和角度有所不同,英汉习语也就带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卬。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的发展使得英语中出现大量与航海捕鱼有关的习语。例如:"backfill"原为旧时航海术语,指帆船在通过狭窄水道时若遇顶风就得不断调整船帆,使其时而漏风时而吃风张满。“

5、tobackemdfll”比喻“动摇不定,出尔反尔”。再如:"allatsea”比喻“茫然不知所措”;“hanginthewind"比喻“犹豫不决”等。古代中国以农牧业为主。农谚和歇后语成为了汉语习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芝麻开花节节咼"等。2•英语和汉语虽然有千差万别,但却存在着普遍特性。英汉习语的共性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相似的生活经丿力和劳动经验,因而对一些事物和概念具冇相似的理解,反映了相似的隐喻认知方式:借助相似的一种事物来认知和表达相似的另一种事物。例如:"Civehimanincha

6、ndhe,11takeayard.-和:'得寸进尺”是基于人们相似的物理的经验,用长度较短的inch或寸來表示已经得到的,用长度较长的yard或尺來表示想得到的,以此来比喻更抽象的贪得无厌。再如:"Constantdroppingwearsawaystone.和"水滴石穿”;"Strikeswhiletheironishot''和"趁热打铁”;"Asnowyear,arichyear.”和"瑞雪兆丰年”;"FishiT1troubledwater.”和"浑水摸鱼”等等。四、英汉习语异同1•源域相同,冃标域相同或相似英汉

7、习语之间冇许多是从相同的源域到相同的目标域的隐喻映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劳动经验,因而对一些事物和概念具有相似的理解,英汉习语Z间有了许多相似的隐喻表达。例如"toburnone,sboats”和“破釜沉舟”有相似的隐喻映射。在古代战争史上,有些将军用兵时常以烧毁船只自断退路的办法来激励士气,表示不胜即死的决心。古罗马的名将凯撒率军渡过卢比孔河(theRubicon)与罗马执政官庞培决战,即下令焚舟,以示决心。《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

8、H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1•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英汉习语之间有许多隐喻映射來自相同的源域,却指向不同的目标域。这体现了英汉人民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因而有不同的认知。例如:英语屮“pullone?skg”是“愚弄某人”、“开某人的玩笑”的意思,并不等同于汉语中的“拖后腿”,即为“成为别人或事物前进的障碍”。“龙”在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