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ID:46790780

大小: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上传者:U-7604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_第1页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_第2页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_第3页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_第4页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探析【摘要】文章从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观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我国向现代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快速转型期,现有的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系统存在着目标设定不合理、获取资源的能力不足、整合水平不高和维模功能失调几个方面的不足。为改变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结构功能系统必须从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伦理)等方面进行自我调适,坚持“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留守儿童;系统一、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最早发源于19世纪的英法两国。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逐步建立了“结构-功能理论S“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生命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帕森斯提出,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应具有四种功能:适应功能,即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并从环境屮取得可支配的资源,使之得以生存和发展;目标实现功能,即系统必须确立自己的目标及目标的轻重缓急,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手段;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内部各部分Z间的关系,以维持一定的和谐;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必须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并按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以维护和复制原有模式。在 社会系统中,这四种功能分别由经济组织、政治制度、法制制度和家庭与教育制度来执行。与此相对应地,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系统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过程屮都分化出了四个子系统即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共同体子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主耍满足适应环境的功能一一及如何从外部环境取得资源和分配给社会成员;政治子系统主要满足实现目标的功能一一即为整个社会设置目标并配置资源去实现目标;社会共同体子系统执行社会的整合功能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团结与整合;文化模式托管子系统执行模式维持功能一一即保证社会价值观的稳定和传递。适应功能、目标实现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护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Z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Z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一一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对于一个社会系统来说,维护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边界关系的最低限度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若能维护它们Z间的平衡,就能达到社会运行的良性状态,就能发挥社会系统的止功能;若失去了这种平衡,社会就会出现病态,使社会运行处于失调状态,这是社会系统所具有的负功能。二、留守儿童屮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涌向城市打工,留守儿童的比例愈来愈大。据相关资料推算,我国农村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 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父母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Z间缺乏沟通。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也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二是儿童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留守儿童的家庭多数没有教育背景,父母人多从事体力劳动,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紧张。山于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等自闭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三是疏于照顾保护,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其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猥亵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四是道德意识淡漠,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也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道徳养成教育和纪律约束,出现了道徳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偏差,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了犯罪 道路。三、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根据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任何社会系统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过程中都分化岀了四个子系统即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社会共同体子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子系统,社会各子系统间及其内部各部分都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结构功能分析也从这四个方面展开:1、经济方面一一系统设定目标不合理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在资源配置和收益方面形成“均衡性”,即经济秩序。这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能够有“秩序”的基础性内容。在现今中国的农村,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先后“秩序”日标与“以人为木”的治国方略明显不相适应。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城市生活的刺激,进城务工者只注重经济基础,而忽视了对孩子成长的关心。2、政治方面一一系统目标的实现和转型受限制政治活动中,人们基于经济活动中的“均衡性”形成“权力运用的合法性”,政治秩序。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技术水平不高,收入提高受限。农民整体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不高,个体的农民一直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执行的是上级制定的政策。即使在舆论高度垂视农民利益的今犬,在各级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潜意识中,农民往往 被当作弱势群体。作为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受重视程度不高。3、社会方面一一系统整合水平不高社会活动中,人们社会行为的权利-义务中的“公平性”状况,受制约于政治活动中权力运用“合法性”状况。社会各子系统间及其内部各部分都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系统总体目标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目标之间,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孑盾的地方。如果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分别不予以解决的话,就会出现系统整和水平不高,社会结构不完善,导致社会发展失衡。对于留守儿童问题主耍表现在制度不配套、制度不合理、制度供给不足等方面,我们应当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缩短城乡差别,健全法制,保障其利益。4、文化方面一一系统维模功能失调文化活动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共享”状况,受制约于政治活动中“权力运用合法性”状况和社会活动中“权利-义务的公平性”状况。在我国农村,封建历史和计划经济都留下其文化遗产,它们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互影响,以复杂的方式作用于系统中的行动者,往往使系统的维模功能发生紊乱,使系统中行动者的角色冲突及关系处于紧张之屮,削弱了系统在整合资源达成目标方面的努力。具体表现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包括对道徳规范的不遵守和对道徳信念的缺失,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各层次的教育来影响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四、坚持“以人为本”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对于当前的“留守儿童”问题,功能结构系统必须做出自我调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木,从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等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最终形成全1何、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和谐社会。1、经济方面一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确立,要把充实农民群体的科技文化知识、促进农民群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系统的首要H标。在农民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屮,达成动态的、自我完善的、高水平的经济和社会均衡。“以人为木”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因此,要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乡距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2、政治方面一一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耍保障留守儿童的政治权利。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3、社会方面一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社会协调机构、法制服务机构和各类行政部门应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加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意识,为留守儿童创造 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 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学校和家庭应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不同的心理、智力和情感的变化,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运用科学的鼓励方式,把精神鼓励和亲情关怀相结合,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与关爱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由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特殊产物”,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给予支持和保障。只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推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文化晶位、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才能使社会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吴忠民,谢志强著•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04.9.[3]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4]郑杭生著,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5]阿玛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1]曾钊新等著•伦理社会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4.【作者简介】饶婷(1982.11-),任职于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中教一级,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