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ID:46811150

大小:31.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上传者:无敌小子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_第3页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_第4页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内容提要:《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第三学段继续提出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在“习作实施建议”中再次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修改习作是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组成,而不是附加的任务。本文从激发习作修改的兴趣、教给修改习作的方法、创新习作修改的教学三个方面来阐述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具体做法。正文:引导学生修改习作,这一要求打破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局面,改变了高劳动、低效率的习作评改模式,把“改”的优先权和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再次走进作文,欣赏、揣摩、修改、评价、完善,直至满意,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习作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动修改,引导学生在反复修改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第一、激发习作修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教师用一些中外名作家推词敲句的经典故事感染学生,确实鼓舞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学生渴望成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自主修改,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适度地放大闪光点,学生有了成功的快乐体验,就会渐入佳境,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第二、教给习作修改的方法。修改习作需要引导,教师要清晰《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不空洞讲解作文的修改技巧,不急于求成。在一次次修改的实践中,渗透修改的方法。第一,教师要先仔细研究《标准》。每次习作都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必然在要求的驱动下组织材料,选取习作内容。那么,习作修改也要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习作,看是否符合要求,哪些地方写得好,哪儿还需要改进。每次修改抓住一点,逐步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第二,有效利用“读”。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在一字不落的“读”中就会显现出来。针对习作要求,反复阅读,用心揣摩,发现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挖掘习作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进行修改。第三,充分利用范文。有的学生面对习作,会感到束手无策,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中获取一些表达的智慧和修改的灵感,提高修改的质量。最后,实施多元评改的方式。修改习作,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改,还可以进行多种评改,习作评改主体应多元化。学生互改,学生既是作者也是读者,在相互的学习、欣赏、修改中,可以取长补短;师生共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集中快捷地发现习作的优点和问题,这在刚开始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拓宽习作的修改范围, 只要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修改的乐趣,达到“文不厌改、欲罢不能”的境界,能够对学生习作起到促进作用,我们都可以尝试。当然,在习作修改的过程中,“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这也是《标准》明确提出的。第三、创新习作修改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的交流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强调了习作评价中的激励功能。古语日:“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少年儿童都是“兴趣至上”的,如何制定恰当的评价目标,让评价促进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以评代讲,以评促写是我进行作文讲评课的主要方式和目的。通过阅读别人的作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或是写的比较好的词句做出记号,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分享品读,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自己也积累了妙词佳句,收益不少。如果能在同伴的作文里找出问题,并能一起讨论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这更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促进。也就是通过相互评价达到促进习作能力、喜爱习作的目的。对此,我安排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评价作文的活动——共享地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彩笔和图形给同伴的作文做记号,给每篇作文“加油”—— 作文加油站。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准确评价必须认真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们都很乐于当小老师,评价起来也象模象样,那里是好词佳句,哪里写的生动具体,勾画得一点不比老师差。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也有理有据,保证了评价的确度。这样的评价活动,才是有实效的评价。真正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教师不再是评讲过程中唯一的活动者,教师的评讲也不再是惟一准绳。让学生们在评价活动中都“活”起来,成为评价的“主人”。习作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作文,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有强烈地想书面表达自己思想火花的内驱力。同时新课标指出:学生的习作评价应该是以欣赏性评价为主,筛选性评价为辅。“共享地带”是我习作讲评课设计的常用主题。其中的含义是:妙词佳句一起分享,问题建议共同解决。纵观以往的作文讲评课堂,都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老师对作文的评价成为了课堂上的指挥棒。这样的评价学生看似接受了,实际上却并没有内化。他们的理解是表面的、机械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盲从性和依赖性与日俱增,而自己的反思和求异能力却与日俱减。创造性的思维受到了制约,对于学生学习写作文是很不利的。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评价中来,参与评价与被评价的全过程,是让学生有实际收益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我只是一个和学生们共同参与活动的角色,是关注他们欣赏他们的一个大伙伴。学生们在听到我提示的评价方式后,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勾画,然后上台展示他们的共享成果。学生的评,代替了教师的讲。却同样能够达到评讲的目的。而且通过四人小组评价、找同伴评价的方式,不仅评价行为的参与面广,而且评价有实效。我把习作的评价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高习作能力、促进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活动中,我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评价—— 教师展示评价、小组协作评价、同伴相互评价、大组集体评价等,形成了教师示范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互批互改——学生自评自改的评价模式。使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到了评价中,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角色的互换,使学生更完整地参与到了评价的全过程,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对他人作文的赏析,自己收集了好词佳句,是提高;而同伴的评价给自己的作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是改进。起到了“以评促写”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