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案)1

竹竿舞(教案)1

ID:46826090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竹竿舞(教案)1_第1页
竹竿舞(教案)1_第2页
竹竿舞(教案)1_第3页
竹竿舞(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竹竿舞(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竹竿舞”教案任课教师任课班级人数上课时间场地器材教学内容1.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2.学习竹竿舞几种敲发和跳法技术本课目标1、初步掌握竹竿舞的基本跳法,发展协调、灵敏、弹跳等素质。2、掌握敲竹竿的节奏,要求敲竹与跳竹配合基本默契。3、主动参与学、学会互相帮助,并初步有创新意识、感受创新乐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协调运动,打好节拍,掌握基本步的跳跃。教学难点:基本步与竹竿有节奏的配合。教学内容时间教学手段与方法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班长集合整队,报告出勤情况。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材内容与教学任务、安排见习生

2、二、准备活动1.学生围圈慢跑,并同时做.热身操。头部运动4×8拍扩胸运动4×8拍体转运动4×8拍腰部运动4×8拍膝关节运动4×8拍弓步压腿4×8拍手腕脚腕运动4×8拍三、游戏5分钟20分钟队形:╳╳╳╳╳╳╳╳╳╳╳╳╳╳╳╳╳╳╳╳△要求:1.集合迅速,队伍整齐,报告清楚。2.认真听讲,了解计划,明确本课任务。3.见习生随堂认真听讲,力所能及模仿。在田径场的一端空地处集体慢跑。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提示要领要求。2.集体随口令练习。组织:组织教法:搭火车: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两把竹竿,两位同学扶竹竿两头,被运送的同学在两竹竿内

3、,每次只能搭载2人,到终点后换两位同学空车返回。先运送完全组的胜出。基本部分一、竹竿舞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

4、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健康活动。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在2002年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众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该项目培养了学生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

5、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10分钟组织学生会做游戏。督促学生认真遵守规则。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竹竿舞的起源与发展概况;2.讲授竹竿舞的健身锻炼价值。注意点:1.教学中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多采用启发式讲解。2.语言精练,突出要点,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竹竿舞的练习方法(一)原地拍节奏练习(如:开开合合)1、原地节奏练习。(开、开、合、合、开、开、合、合;以此类推)2、原地空握竹竿敲竿练习与脚跳节奏相吻合3、竿中练习(分组进行)4、个别竿中练习 (二)原地徒手敲竹竿节奏练习(开开合

6、合)(三)跳竹竿脚法练习(点点缩缩)(四)分组练习(两竹竿四人一组)(开合开合开开合)(点缩点缩跳跳跳)10分钟20分钟15分钟组织教法:××××××××××△跳竹竿练习队形: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动作关键;2.学生进行敲杆练习;3.学生进行跳杆练习;4.学生进行完整练习;要求:严格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组织教法:同上组织教法:同上组织教法:教师巡回辅导,提高练习要求:1、节奏分明,并分清楚,落地轻巧;2、气氛活跃,情绪高涨;3、注意安全,互相关心(五)各组自创自编动作练习及展示表演(六)教师总结学生展示杆的各种敲法和跳法

7、,并再作详细介绍。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操2.整理场地器材3.集合小结本次课情况4.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任务5.师生道别下课15分钟5分钟教师评价和指导学生展示动作。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与学生加强交流.展示自编的跳法体验运动的乐趣,并将其教给其他同学,让体验成功的喜悦。组织教法: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对竹竿舞的其他敲法和跳法加以介绍。组织教法:××××××××××△教师指导学生下跳放松操。课后总结课后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