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

ID:47432189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_第1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_第2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_第3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说课稿建宁中心校建北小学秦晓燕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

2、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二、说教学目标:  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2、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

3、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四、说教法、学法、教学理念:  1、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重点词句知道朗读和感悟。  2、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让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基础达标,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为下文学习重点段落作铺垫。  (二)围绕“厄运”体会艰辛  这部分内容我以问题导入:谈迁遭遇到的厄运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他来说是厄运?引入第一小节的学习,这一小节中有一个重点句:

4、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让学生自读感悟,这几个数字在这里表现了什么,学生可以说一个数字,也可以几个数字结合起来说。20多年,一万多个日夜,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说明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真是一本巨著。最后通过朗读加深对谈迁的认识,认识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一小节中“为了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引导学生去比较“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从而让学生感悟

5、谈迁对历史的责任感,在通读朗读去感受人物。  (三)所受打击之大  家境贫寒并没有动摇过谈迁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就在他大功告成的时候,他的内心不知道有多喜悦,简直是难于言表。可就在他沉浸的喜悦之中时,他遭受到了这样的厄运,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接着追问:这样的厄运对于谈迁造成了多大的打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到底在想什么?  这里安排了说话练习,让学生根据以上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地说一说,进而体现语言的层次感,我在板书上作了相应的提示:来之不易、书稿被盗、致命打击。  接着,追问,谈迁在以泪洗面的

6、日子里消沉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会抓住“很快”、“回到”、“从头撰写”等词语体会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  (四)再写《国榷》的艰辛  “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又是怎么战胜厄运,再次编写《国榷》的?”由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第3小节的学习。第三小节要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理解,比如“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终日奔波”等词语,然学生体会谈迁的艰辛。我抓住其中的一句“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学生自读体会,学生会联系词语“年

7、老体弱”和“奋笔疾书”来感受谈迁的精神。紧接着我设置了一组想象联系来加深学生对“信念”的理解:(1)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2)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清晨,……在想象练习的基础上再看一组动画,让学生对谈迁所付出的艰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追问:谈迁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争,他要与什么抗争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读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丰满了人的形象。  此时再让同学理解“名垂青史”这个词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名垂青史的。  (五)学习最后一小

8、节,总结全文。  最后在朗读(最后一节)声中,在对人生的感悟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