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ID:48576362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_第1页
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诵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东市东安中学集体备课专用纸主备教师陈琴授课教师总课时数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本课时数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年级九班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名句。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预习作业:1孟子,(  )家代表人之一。提出( )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   )的书。3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一、研读课文品味赏析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3、之至,亲戚/叛之。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4、4、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教师依据学

5、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二、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

6、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三、方法总结,畅谈收获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备注当堂检测、反馈矫正1、本文的主旨句(         )2、表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3、解释黑体字及句子(1)亲戚畔之(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课堂评价小结孟子的文章笔带锋芒

7、,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对应的练习。教后反思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东安中学备课专用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