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ID:48946078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和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能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台秤,天平,棉花、钉子等五包分别重1千克的物品,5个200克的苹果,1千克多的鸡蛋,500克的精盐,每组各一份:1角硬币、乒乓球、花生米、黄豆等及学生自购物品。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汇报

2、交流: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和家长一起去购物了,谁能说说你买了什么,质量是多少呢?汇报、交流课前购买的物品的质量,引出千克和克。1包火腿肠有500克、一根火腿肠有50克、一包薯片250克、一包饼干500克、1袋面包1千克、1大袋洗衣粉2千克……昨天跟妈妈买了1斤瓜子、1个萝卜3斤2两……4然后教师提问:刚才交流的过程中都用了那些质量单位呢?然后教师说明像斤、两、千克、克都是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可是你们知道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或教师自答)从而引出千克和克,板书课题(这样,从实际生活引出新知,又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使学生与生活紧密结合。)1.感知轻重:掂一掂所带物品(座位相邻

3、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换),感知不同的物品轻重不同。2.引出课题:出示4包不带标示的、质量分别是1千克的棉花、钉子、瓜子、花生等物品,请学生猜一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再掂一掂进一步体验物体的轻重,并进行交流。(学生可能猜时认为大包的重,掂时认为小包的沉。学生争辩之后引出要称一称。体会称量的必要性)。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一)认识常用的秤看一看、说一说: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体重秤等),学生交流秤的名称及台秤使用方法。(二)认识千克、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1.称一称、比一比、看一看(感知千克)学生分组活动(每组1包),分别秤出前面摆放的4包物品的质量都是1千克,

4、然后再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发现问题:同是1千克,一样轻重,为什么有多有少呢?(学生初步感觉到堆大的东西不一定重,堆小的东西不一定轻)使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做出简单的回答。41.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称一称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然后小组选一种老师提供的物品先估,再动手称一称,看谁的估测最准确,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三)认识克、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1.谈话引入:你们能称出1颗大枣的质量吗?尝试测量后发现,这么小的物品放到台秤上以后,台秤的指针几乎不动。从而引出选择新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2.看一看、说一说媒体演示说明天平的主要结构及简单的

5、使用方法。(如果学生有的了解,就请学生先说)3.称一称、掂一掂(感知克)各组分别秤出一颗花生的质量是多少,会发现各组结果不同,问:为什么?(因为大小不同)然后掂一掂感受3克或者4克有多重。4.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根据花生的质量,猜一猜学具袋中(黄豆、花生、1角硬币、乒乓球、曲别针等),哪种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称一称,并和自己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四)理解1千克=1000克1、谈话引入:认识了千克和克,那么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大且地猜一猜。2、探索验证:你们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此处学生可能说:1袋盐500克4,

6、2袋盐正好1千克,也可能称出1千克的小食品,再加一加有多少克……得出1千克=1000克。此时,请学生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3、总结归纳:1千克=1000克(并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三、拓展练习、强化概念1、练一练20页1、认识不同称量单位的台秤。(课件演示,学生填书)2、改一改出示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问:你能发现什么?(同学们如果笑了则问:你们笑什么呢?)早晨,我在2千米长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上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喝了150千克的牛奶,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3、想一想一袋一角硬币的质量是1千克,你知道,其中应该有多少个1角硬币吗?4、估一估,

7、称一称自由选择一种物体,先估计出它的质量然后进行称量,再交流估测和称量的结果及有特点的称量方法。(关注称量的策略)四、交流收获、质疑问难、学习延伸很重或很轻的物体怎样称量?千克、克与斤两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可以课后调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