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

ID:49920647

大小:4.8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04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_第1页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_第2页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_第3页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_第4页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选拔与测评第1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熟悉人才测评的历史、现状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了解人才、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人才测评的基本原则和功能掌握人才测评的原理和方法第一章 人才测评概论第一节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第二节人才测评的基本原则第三节人才测评的功能第四节人才测评的应用第五节人才测评的原理和方法第六节人才测评的历史及现状一、人才的界定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并且在德、能、勤、绩等各方面表现突出,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二、素质的概念、构成和特点(一)素质的概念素质主要是指个体完成一项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和根本因素。(二)素质的构成(三)素质的特点1.素质是

2、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的统一2.素质是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变化性的统一3.素质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4.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5.素质是整体性和可分解性的统一三、测评的概念及要素测量的参照点指的是在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个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一)测量的参照点(二)测量的单位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来说,所有人对其的理解是相同的。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即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四、人才测评的特点一、客观测评

3、与主观测评相结合原则二、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原则三、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原则四、要素测评与行为测评相结合原则五、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原则六、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原则七、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原则八、公开、公平与保护个人隐私相结合原则一、鉴定功能二、预测功能三、诊断功能四、导向功能五、激励功能一、人员选拔二、人员配置三、人员开发四、人员考核五、人员晋升一、人才测评的主要原理二、人才测评的主要方法(一)胜任特征评价法(二)资历评价法(三)笔试(四)心理测验(五)面试(六)公文筐测验(七)无领导小组讨论(八)角色扮演(九)评价中心技术一、西方人才测评发展史

4、早在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选拔适合工业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西方一些从事心理测验的学者开始了有关人才测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1883年,英国优生学家高尔顿出版了《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首先将“测验”引人人才差异的鉴别测评当中。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概念,并编制了第一套心理测验问卷,对个体的感知能力及其差异进行测量。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一西蒙量表,对人的判断、推理、

5、理解等智力因素进行测量,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成绩,并建立了常模。到20世纪40至50年代,人才测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重视职业与个人能力素质的匹配关系,除心理测验技术之外,面试技术、评价中心技术等测评方法得到了系统开发和推广应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专门从事考官研究的团体,并采用信息加工理论逐步深人对考官的信息加工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结构化面试出现在人才测评当中,并成为选拔企业管理人才和国家公务员的一个重要方法。与此同时,评价中心技术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布奈博士和比哈莫博士是早期对评价中心进行工业应用研究的最著名的科学家。1970年,他们共同

6、发起成立了国际维度开发公司,专门对外提供测评情景资料与评价中心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商业服务。此后,评价中心技术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二、中国人才测评发展史三、人才测评注意事项(一)人才测评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二)应对人才测评技术工具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滥用误用。(三)评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四)要注重探索与创新。(二)(四)(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