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

ID:50488502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州六月荔枝丹学习目标:1、阅读文章,掌握组合要言,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2、理清说明顺序。3、学习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作用。学习重点:1、阅读文章,掌握组合要言,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2、理清说明顺序。学习难点:1、学习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2、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板书课题、作者ppt1),这篇文章的题目原本是明朝诗人陈辉所作《荔枝》一诗中的第一句,请同学们讲讲这句诗的含义。明确:在南方,到了阴历六月时荔枝就成熟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荔枝的图片。(ppt4)荔枝是南方水果,我们北方人大都吃过,可是有关荔枝生长的知

2、识还真的了解不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深入的了解荔枝。二、整体感知、提取信息(课件展示:整体感知、提取信息)本文说明的事物是荔枝,请同学们用4分钟速读全文,从文中提取关于荔枝的信息。请看屏幕:速读,提取全文信息。(ppt5)时间到了,大家提取的全文的信息是什么?说明:学生一定会找到许多信息,但不易找完整,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不要急于把学生拉到教师的思维中来。如果学生出现不能完整概括信息的情况,教师要给予以下引导: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没有“全文”二字,都是片段的信息?怎样提取全文的信息呢?我们一起来组合要言(ppt6)什么是组合要言?就是把文章里的总说句和

3、各段的总说句或者是各段的小结句等等,组合起来,就是全文的信息。下面我们先来提取各个部分的“要言”刚才几位同学提到的不要重复了。(ppt7)荔枝的外壳: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荔枝的颜色:成熟的荔枝大多是深红色或紫色,也有淡红色,和淡黄色的。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荔枝的形状: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ppt8)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记载中有重达六十克的。荔枝的果肉:科学讲应称为假种皮,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味

4、甜微酸,有的纯甜。荔枝的贮存:不耐贮藏,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荔枝的种子:就是荔枝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ppt9)荔枝的花:花期为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的原产地:是我国的特产,主要生长于南方。荔枝的习性: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荔枝的栽培史:古代荔枝曾经北移,但都没长时间存活。下面请同学们用组合要言的方式来表述全文的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ppt10---ppt1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成熟的荔枝大多是深红色或紫色,也有淡红色,和淡

5、黄色的。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果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味甜微酸,有的纯甜。荔枝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荔枝的贮存:不耐贮藏,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荔枝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记载中有重达六十克的。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是我国的特产,主要生长于南方,花期为二月到四月,花多、花期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三、分析内容,理清顺序知道了文章写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信息的。(ppt12)请同学们结合各段的主要信息思考本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说明:学

6、生用排除法会判断逻辑顺序,因为本文明显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教师要追问为什么,弄清逻辑顺序的含义。什么是逻辑顺序?(ppt13)按认识事物逐步深入的思路来进行说明的顺序叫逻辑顺序。比如在:由浅入深、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由低级到高级这样来进行说明的顺序,都是逻辑顺序。请同学们结合所学逻辑顺序的知识,再读课文,具体分析本文为什么是逻辑顺序?(ppt14)明确: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1-10自然段在介绍荔枝果,具体说来2-5段写了外壳、颜色、果形、大小;6-10段写了膜、肉、核、花。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荔枝果实,采用由外向内的说明顺序。11-14自然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包

7、括它的原产地、习性、栽培史。从全文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因此全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课件用大括号方式展示总结过程ppt15)第二课时四、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ppt16)1、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使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各举两个例子说明,并分析其作用。四人小组讨论,每位同学把本组讨论结果标在课本上并准备发言。明确:举例子:(ppt17)①、荔枝也有淡红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