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

ID:5114608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2页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作者:李维学 时间:2014-11-4    一、概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2课时  重点让学生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研究探时的意识,追求创新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安排的教学内容、由于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很容易

2、让学生联想到比也应该有类似的性质,这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探究欲望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上述学习内容的铺垫,为学生自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的学习任务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我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及教材束缚,而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用探究性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来完成。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实物投影仪、验证表,卡片等。课件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

3、自己的假设。过程:(1)课件出示一组数据:复习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通过填写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让学生发现比、除法、分数有很多相似之处?(2)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联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提出猜想:(1)学生讨论比有没有类似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比和分数、除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比就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看成一个分数,就可以遵循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2)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

4、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2.小组合作,验证猜想。目标:(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过程:(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来验证?(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

5、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小组合作,试着验证: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比或多个比进行验证,对验证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填写《验证表》。3.展示交流,感受过程。目标:(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1)用实物投影展示各个小组的《验证表》。(2)各小组代表发言,本组所得的结论。(3)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的结论。(4)引导学生讨

6、沦比的基本性质是否具有普遍性,有没有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变了的。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0,比值会怎样。4.意义建构,体验成功。目标:(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过程:(1)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组的结论比较全面,怎样说更严谨。(2)集体归纳,板书。(3)体验成功:我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叫比的基本性质,许多科学家都是这样提出猜想、实践验证,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创造。5.巩固拓展,灵活运用。目标:(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

7、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过程:(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第71页练一练2)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2)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教学流程:创没情境——验证猜想——展示交流——意义构建——巩固拓展。   七、教学评价设计把学生验证的结果一一展示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比的这个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比的这个特性怎样归纳呢?有的说: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还应该加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有的说:这还不完整,应加上0除外……这样有效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