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

ID:5119436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一子年纪年级教年纪案年级备课简表_____年级______班教师施教时间:2017.4六年级(1)班主备教师:邓孟业课题:成反比例的量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预习作业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

2、3.20元,4本;4.80元6本.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有效生成一、复习铺垫学生复习 二、探究新知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2、教学P42例3。(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A、学生讨论交流。B、

3、引导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交流。学生总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x×y=k(一

4、定)学生在观察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感性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生谈收获,师借此揭示目标。学生根据讨论交流自己得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x×y=k(一定)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5)你能举一个反比例

5、的例子吗?学生独立解答。学生独立判断。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谈想法通过练习加深对反比例量的认识。举出生活中反比例量的例子,把学习到得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四、全课小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五、课堂练习P45~46练习七第6~11题 ?教学反思: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它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又为中学数学的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一、温故知新,渗透难点。联系旧知,抓住概念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渗透重点难点,为引出概念

6、打下伏笔,减轻学生理解概念的困难程度,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轻松有效。二、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思维训练通过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从生活事例中引出数量关系,然后给这种数量关系一种新的理解,将这种数量关系重新定义为成反比例关系,给具备这种数量关系的数量重新定义为成反比例的量,沿着这条线索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验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但学生理解概念以后要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概念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这个概念叙述的语句比较长,因此我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说,轻声说,指名说,同桌互说等,一开始学生要沿着板书的线索表达出成反比例这个概念,到最后完全能自主准确的说出这个概念。并能利用概念准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

7、例,从而达到理解并运用的程度。不足之处是在练习方面,学生找不到哪些数量成正比例时应让学生讨论,每个正比例关系都应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这样或许会懂得更多。板书设计: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x×y=k(一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