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会--马丽萍.doc

培训体会--马丽萍.doc

ID:51376175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培训体会--马丽萍.doc_第1页
培训体会--马丽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培训体会--马丽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训体会泾源三小马丽萍2014年5月8日、9日我有幸参加了银川二十一小湖畔分校的“灵动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我听了5节课,参观了科技楼,大课间活动等,总的感觉,这里的老师们做事细致、实在,感触颇多。下面我就“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谈谈我的体会。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知识点较多,也比较分散,但是胡老师把这节课上的轻松、流畅,为什么呢?我有这么几点体会:1、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胡老师在这节课上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的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画三角形,然后自己找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再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做完这些后教师又一次让学生画三角形,体会画三角形的步骤,初步感觉什么是三角形,通过练习、归纳、自学等一步步总结出三角形是由是3条线段围城的封闭图形。尤其是在归纳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将组成完善成围城。但是,所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急不躁,没有一次越位。2、教师善于发现、利用课堂资源。给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画高、找高,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不是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利用了学生的作业。他在交流时是这样说的:有位同学很努力了但是只找到了一条高。由此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也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什么他努力了

3、却只找到了一条高呢?三角形不是有3条高吗?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点上时,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探究,共同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钝角三角线有两条外高。当然这个环节是老师的课前精心预设的结果,但胡老师设计的特别巧妙、自然。3、教师在挖掘教材时能因材设教,顺势拓展。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后,教师说: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以叫做三角形ABC。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这里的拓展不仅仅是是用字母表示三角形,还可以用字母表示点、用字母表示线段、用字母表示图形。4、教师注重细节设计。这节课教师在每个环节上处理的特别细致

4、、自然。如学生在画角时,教师提醒画一个大小适中的角,这样学生画出来的角就不会太大或太小。又如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高以后,教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找了很多,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三角形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活中用到的多,很自然的得出了三角形的特性。从这里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力非常厚实,一个年轻教师有这么厚实的功力肯定是和平时努力学习分不开的。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其次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尽自己的能力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案。最后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变自己的课堂,争取让自己的课堂也尽快的灵动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