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语文教学故事-马丽萍.doc

谈我语文教学故事-马丽萍.doc

ID:55862118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0

谈我语文教学故事-马丽萍.doc_第1页
谈我语文教学故事-马丽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谈我语文教学故事-马丽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谈谈我的语文教学小故事灵武市第四小学马丽萍在我们班开展了“经典诵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我们把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引进教室,学生们竞相诵读,还经常开展竞赛活动,看看谁背的多,班上充满了浓浓的诵读热。上周五,我想验收一阶段来学生们诵读的成果,出了这样一道题来考查学生:请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情景的四首古诗。全班学生根据平日积累下来的功底,都面带微笑埋头答起题来。黄雪晴同学果然身手不凡,不到十分钟就写出来了,随后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地交上来。我扫视一下班级,像往常一样,这时班上只剩下吴

2、一凡还在一笔一划地写着,我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拿着一片纸朝我走来。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发现黄雪晴和吴一凡两人的答题中都有一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百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只不过是前者说它是描写冬景的,后者则认为它是咏春的。于是我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然后请他们各自讲讲理由。黄雪晴胸有成竹地道:“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雪”字,点明了季节是冬天。”他的理由好像很充分,许多同学大声附和。接着吴一凡说:“我认为这首诗是赞美春天景色的。”“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请大家先别笑,听听她的

3、理由,我把吴一凡请上讲台,鼓励他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想就怎么说。在我的鼓励下,他壮着胆子继续说下去,“两个黄鹂鸣翠柳”这行诗中的“翠柳”,分明是春天特有的景色。“这也是啊!哪……”同学们小声地议论着,话语中充满疑惑。我用红粉笔画出了那两行诗,抓住时机引导同学们开展讨论:“刚才这两位同学对这首诗所描写的季节的看法不同,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行诗,好好想一想,再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换意见。”围绕我提出问题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甚至激烈地争论着,我认真地倾听学生们的发言,有时还点点头以示鼓励。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的争论声渐渐平息下来,意

4、见似乎趋于统一了,显然一部分人说服了另一部分。于是,我让各小组长汇报讨论情况。这回大家都认五吴一凡同学的看法有道理,理由是:"翠柳"说明柳树已长得一片翠绿,这正是春天的物候特征;而"西岭"上的"千秋雪"是千年不化的雪,不能用来代表季节的特征。吴一凡同学创造性的见解,赢得了满堂热烈的掌声,也赢得了同学们对他的尊重。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如果仅仅拿它当“工具”,未免低估了它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