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

ID:51723931

大小:40.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1、有效地“说出”数学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思维的开始,经历中间过程,再到结果,都要以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通过“说”这条主线,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效的策略之一。(1)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较好的语言环境,改变满堂讲的做法,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

2、维的过程或结果,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才能激活思维因素,诱发学生的回忆、想象、分析、判断、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在教学概念知识时,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依靠直观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和表述,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会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为此,我们经常设计一个“说”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比较,并结合某个概念知识的特点的学习、体验,然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概括这几个概念,反复说,边说边对比一些典型列子,理解概念中的数学定义,还特别对一些准确性难以把握

3、的字词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使概念的表述恰当、合理。在式题练习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充分的听说训练,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分析题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读读题目,说一说题中容易引导我们计算错误的地方,说一说式题的解答步骤等,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地克服思维惰性,优化其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2)引导“说”的规范准确、规范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合乎逻辑地描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既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深层需求。①注意学生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逐步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生活语言自由、宽松,没有固定

4、的约束。而数学语言不同,受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有严谨、准确、逻辑性强的特点。提炼生活数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由自己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如每件商品的价格在数学中简称单价,买的件数简称数量,总件数的钱简称总价等。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数学语言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②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坚持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准确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平时的听说活动是形成数学语言准确性的关键,日常生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对一些

5、语言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多经历练习,多经历尝试,反复训练,他们也会说一口标准的数学语言。除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必须做到表达准确,结构严谨,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作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二、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计算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推理计算能力呢?我认为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6、。而学生掌握计算法则的关键在于理解,既要知道怎样算,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果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简单地模仿,就很容易出错。例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可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再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26×12就是求l2个26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2盒的支数是多少,即2个26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6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

7、分两步乘,然后再相加。接下来,再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因此讲清算理是关键。三、加强思维训练①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74+100÷5×3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的有关规则,然后让学生结合例题思考,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并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和回答问题。②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操作和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8、教师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