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ID:52247315

大小:8.69 MB

页数:79页

时间:2020-04-03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概览网络感知目标定位1基础梳理2互动探究3课后强化作业6考题精析4课堂巩固5目标定位考纲要求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②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聚焦①孔子、孟子、荀子与早期儒学,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太学、科举制。基础梳理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3.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

2、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互动探究考题精析【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项体现墨子的“兼爱主张”,不选;B项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C、D两项是理学的主张,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不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①项是“迎江寺”,是佛教建筑,排除;③项是“老子庙”,含道家理念,排除;②项“牌坊群”和④项“包公祠”与儒家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伦理吻合。【答案】B【解析】题

3、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为“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即反对战争。这符合墨家宣扬“非攻”,即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的思想观点;故正确选项为C项。而儒家提倡“仁”、实行“仁政”;法家主要主张“依法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故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

4、舒,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课堂巩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此题可将问题改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答案】D【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

5、查对科举制度的评价。由材料“竞争俸禄与官职”“机会对任何人开放”,依据是“学养”等信息可知是科举制。②③④则是对科举制的评价。【答案】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