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

ID:52872859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_第1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_第2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_第3页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庙仙方集小学:李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耍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而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儿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我有以下浅见:…、认真分析,找信息,找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学牛能否正确的解决问题,首先是理解题意,理清思路,我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一)熟悉性的读,分清题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读完后,不看书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的意思;(二)有条理的读,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符号将题小表达

2、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疑难之处也应标出来;(三)深入的读,以弄清信息与信息,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出示-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多提问题,也是培养学牛思维流畅性的好方法。如给学生一组信息:“方集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8人,女生12人”。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出了如下问题:1、五年级共有多少人?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3、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儿分之儿?6、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儿分之儿?7、

3、女牛人数片总人数的几分之几?8、男生人数比女牛人数多儿分之几?……经过学生的提出问题,教师特意把问题由简到繁按规律排列,学生从这些问题提出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二、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从学牛自身基础入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从而达到对数学问题的多方面多层次探究,从而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从“修一条长8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40%,第二天修了全程的30%”三个信息屮,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学生交流后提出:1、从第一个

4、信息和第二个信息可知第一天修的米数;2、从第一个信息和第二个信息可知第二天修的米数;3、从第二个信息和第三个信息可知:(1)两天共修560米;(2)还剩240米没修;(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80米;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1)两天共修560米,(2)还剩240米没修;(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80米;(4)两天修的米数的比是4:3,……通过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解题思路也就更活跃,化难为易的本领自然逐步提高了。让学生掌握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问题,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多侧面

5、地寻求多种解法,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训练,学牛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开阔了思路,使思维更加敏捷,学习知识自然水到渠成,达到熟练应用。三、通过对比,比较分析、辨别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有些学生对于解决问题小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有时解答对了却不知正确与否。对丁•此类现象,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后,不要忙于计算结果,先要讲出算理,看是否合乎题意,是否正确地反映数量关系,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真正明白了数量关系,弄清了自己列式的意义。有这样的题目,我让学牛故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例如:“小明上一

6、座1500米的山,他上山用了60分钟,下山用了40分钟,求平均速度?”学生有这样儿种情况:1、15004-(60+40)=15(m)2、1500*60+1500*40=62.5(m)3、1500X24-(60+40)=30(m)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答案,我先不肯定哪一个算式及结果是正确的,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找出不正确算式及理由,很快学牛发现了秘诀: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那么平均速度就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第三个算式是正确的。因为在平时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始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对各类题丨丨的理解很透彻,

7、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思维的准确性明显增强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