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精神分析.ppt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

ID:53056134

大小:47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4-16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_第1页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_第2页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_第3页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_第4页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禅宗与精神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禅宗与精神分析禅宗与精神分析这两个体系,都是关于人之本性的理论,又是导致人之幸福的实践禅宗是印度理性与抽象性同中国的具体性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产物精神分析完全是西方的产物:它是西方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产物,也是19世纪对理性主义所把握不住的隐秘力量进行浪漫主义式探究的产物它们的区别看来超过其相似之处精神分析是一种科学,完全是非宗教性的禅则是一种达到开悟的理论与方法,一种在西方人看来可说是宗教性或神秘性的体验当代西方精神危机这一危机可描述为诸如:“不安”,“厌倦”,“时代病”,“麻木不仁”,人的机械化,人与自己、与他的同胞、与自然界异化人追逐理性主

2、义,已到了使理性主义变得完全非理性的地步,从笛卡尔以来,人就日益将思想与情感分离;人们认为只有思想才是合理的,而情感本质上即是非理性的用知性去支配自然及所生产的越来越多的物品,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把自己变成了物,生命变为财物的附属,存在(tobe)被占有(tohave)所支配在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希腊还是希伯来,生活的目标是追求人的完美;而在现代人这里则是追求物的完美,以及如何创造它们的知识西方人现在处于一种不能体验情感的人格分裂状态,口头上他仍把幸福、个人主义和首创精神视作生活的目标,但事实上没有谁知道为什么而活,除了想逃

3、避不安全感与孤寂感之外,没有任何目标可言东西方宗教的理性思想悖论19世纪对有神论观念的抛弃,是件不小的成就,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人丧失了由上帝所指定的支配其他被造物的中心角色人放弃了如父母般伸出援助之手的上帝的幻象,但同时也放弃了一切伟大的人道主义宗教的真正目标:克服一己之我的局限,达到爱、客观、谦和,尊重生活从而使生活本身成为生活的目的,使人成为其潜能得以实现的人西方的一神教对超验的天父-救主这种观念表示强烈的向往,为了克服人类生存中的无助状态,信仰以上帝为象征的父母并仰赖他们的帮助道教和佛教则认为没有别人,只有“觉者”才能作人的导师;而人

4、们之所以能被他们引导,乃在于人人内心里皆有觉醒与开悟的能力禅宗帮助人们为其生存问题寻找答案,同时不违背理性、现实主义与自主性,这正是现代人的极其可贵的成就,东方的宗教思想比西方的宗教思想更合乎西方的理性思想精神分析概念中的价值与目标精神分析的目标在于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欲望,在于使人从他的无意识力量中解放出来“哪里有本我(id),哪里就得有自我(Ego)。”弗洛伊德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关心哲学与伦理上的目标他认为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在认识自己这个行为中,我们也就改变了自己他认为我们有意识的思想是我们整个精神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渊源

5、于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是隐秘的、非理性的,同时又是无意识的他愿花费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或更多时间为同一个人做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完全是西方文化、尤其是18-19世纪思想的产儿精神分析面对的患者变化在本世纪初,来找精神病学家的主要是患有病症的人:震颤、瘫痪、强迫症当代患者更多的罹患着“时代病”,抱怨着内心沮丧、失眠、婚姻不幸福、工作无趣味,感觉到生命像砂子一样从手中流失,还未懂得生活就将死去对于那些在异化中受苦的人,治疗并不在于使他免除疾病,而在于使他获得幸福安宁(well-being)幸福安宁的性质-人的精神进化幸福安宁是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

6、存在状态人的生存蕴含着这样一个问题:他不由自主地被抛入这个世界,又不由自主地被带离这个世界根本上只有两种答案:一种是以退化到知觉尚未产生的合一状态——人诞生前的状态,来克服隔离另一种答案则是完全的诞生,是发展人的认知、理性及爱的能力,达到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境地,从而与世界达成新的和谐、新的统一诞生或者退化诞生不只是一个行动,而是一个过程,生命的目标在于完全诞生,可悲剧却在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至死都没有达到这种诞生人可以在几个层面上寻求这种退化性的结合,但这同时也是病态的与非理性的层面一个人要想从他的退化性结合中摆脱,必须逐渐克服他的自恋倾向从原始

7、的噬杀同类到禅宗,根本上并非思想体系的不同:它们是不同的存在方式,是所有人对生活提出的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当退化的愿望同意识及现存文化的要求发生冲突时,神经症就成了一种隐秘的、个人的“宗教”,在一个患者的个人宗教被了解之前,企图去“治愈”他的疾病是徒劳无益的幸福安宁是理性充分发展的状态当人在克服自恋,达到开放,富于回应、敏锐、清醒、空灵(用禅宗的说法)上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情感上与人和自然完全交融,克服分裂感和异化感,达到万物一体的体验,与此同时又体验到我自己是一个独立自在的实体,是一个不可分离的个体意味着抛弃人们的自我(Ego)的保存与扩张,不是在

8、占有、聚敛、贪婪和利用中,而是在生命活动中去确立自己、体验自己宗教发展的心理方面各宗教关于个人的存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回到前人类、前意识的存在状态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