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

ID:54070566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_第1页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_第2页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_第3页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电子备课比例的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处学校小学部电子备课模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李冰审核人谭孝英授课人授课日期课题比例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情学情分析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思,形象地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教材是继续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判断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领域不同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2、一、知识: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二、能力: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建议课堂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学过程动态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供先行组织者谈话: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常常发现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解决新知识常常运用转化的思想,例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就运用圆的面积和长方

3、形面积知识,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是通过转化为长方体来研究。昨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那么这部分知识又与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呢?启发:那我们就回顾一下比的知识,看看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哪些?(出示:1.化简下面的比。36:8     3.2:2     1/4:1/12      2.求下面比的比值。  9:3    28.26:9      1/5:2/5二.呈现新知,赋以结构(一)教学例3-4-五处学校小学部电子备课模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1.教学比例的意义。(1).谈话:(课件出示例题中的两幅图)同学们,老师拍了了一张风景照,现在我把

4、这张照片放大,这是放大前后的两张照片。你能用比的有关知识处理以上信息吗?试试看!(2).引导、交流。照片放大前后长的比是9.6:6.4,宽的比是6:4,两个比化简后都是3:2,它们的比值都是二分之三。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板书:9.6:6.4=6:4(在9.6:6.4,6:4之间用红笔写上“=”)比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比还能写成分数的形式,谁能把这个比例换一种形式写出来吗?)(3).揭示定义:(板书)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丰富对比例的感知讨论:(出示问题)“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小

5、组交流:第一张照片长和宽的比是6.4:4,第二张照片长和宽的比是9.6:6,把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8:5,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相等,因此组成比例 6.4:4=9.6:6或     =  3.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谈话: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小结: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4.学生自主写比例引导:既然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你能很快写出一个比例吗?生尝试交流:你怎么能写这么快,请你介绍一下方法。第二课时(二).教学比与比例的联系提问:请大家看黑板(指着左

6、边)这是(比),(指着右边)这是(比例),比例与五年级时学的比有什么不同?-4-五处学校小学部电子备课模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激趣: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这四项也有名字,它们分别叫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先自学。三.巩固练习,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谈话:你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了吗?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1.完成“练一练”交流叙述:为什么第1组和第4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注意提醒叙述的条理“因为…所以…能(不能)...”2、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

7、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

8、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