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导学案.doc

《化石吟》导学案.doc

ID:54708360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化石吟》导学案.doc_第1页
《化石吟》导学案.doc_第2页
《化石吟》导学案.doc_第3页
《化石吟》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石吟》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石吟》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走近作者  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着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3、相关

2、资料  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骸骨( )  (2)潜行( )  (3)葱茏( )( )  (4)猛犸( )  (5)逝去( )(6)悄然() 2、解释词语。  (1)腐朽: (2)化为乌有:  (3)潜行:  (4)海枯石烂:  (5)葱茏:  (6

3、)叹服: 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问题探究】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歌曲《木鱼石的传说》中写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唱歌吗?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 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化石吟》。二、自主探究,

4、释疑解惑。(一)读一读。  1、听范读。(听清字音、节奏、重音和语调。)2、自由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节奏、重音和语调。)3、个别读。(请个别同学朗读,然后同学们评一评,看谁读的最好。)4、学法指导: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二)想一想。  1、学生齐读课文,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1)、《化石吟》中“吟”是什么意思?课题是什么意思?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

5、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以上问题中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相关问题中标上记号,与同学讨论解决。)(三)品一品。  1、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想象思考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

6、头说了什么话? 除课文所讲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言之有理即可)【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④肉体虽早巳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7、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向近代进发。  ⑥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5.③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6.③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7.“密码”的

8、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④节中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8.④节中加粗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⑤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