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

ID:55156424

大小:3.52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_第1页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_第2页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_第3页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_第4页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单机械复习导学案(110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基础知识回顾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2.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为: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代表:手推车、铡刀、订书机(2)费力杠杆:代表:短柄剪刀、镊子、

2、筷子(3)等臂杠杆:代表:天平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方法:看手拿的地方离支点的距离,离支点距离近的是费力,离支点远的是省力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在定滑轮中都有F=G物,S=h)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机械效率: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三者之间的关系式:8.滑轮组中需要大家知道的:绳子段数n:将定滑轮遮住,只数与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物体上升高度h:注意:动滑轮移动的高度也就是物体上

3、升的高度h绳子移动距离S:根据S=nh来求绳子移动的距离拉力F的大小:F=滑轮组中克服重力做功是功,即W有=滑轮组中拉力做功是功,即W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记住:克服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若滑轮组横起放,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记住: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S=nh(h:指物体移动的距离,n:为绳子段数,S:指绳子移动的距离)Fh(动滑轮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长为S,高为h,物体重为G,拉力为F)记住:克服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F

4、做的功是总功(和滑轮组一模一样)考点归纳1、杠杆力臂及平衡条件(省力费力)BCAO找准支点,作用点,力臂的画法如左图所示:如果在B段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则为支点,如果在B段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则为支点。还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若AB是一个均匀的木棒,重为60N,则要抬起这个木棒,这个阻力一定要画在,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求力期末: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最小力要画得来:做这类题,

5、要做最小力通常的做法均类似:将支点和该点连接起来,作这条连接线的垂线,这条垂线就是最小力F的作用线。ABCD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2000N,它的长为4cm,宽为3cm,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F抬起金属块的一端,则力F至少为N。(分析:从A点抬起,则支点是点,金属块是一个均匀的,所以重力集中在重心上,所以阻力因画在)记住几个典型的代表:省力杠杆:手推车、铡刀、订书机费力杠杆:短柄剪刀、镊子、筷子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方法:看手拿的地方离支点的距离,离支点距离近的是费力,离支点远的是

6、省力期末:下面提到的都是我们用过或见过得杠杆,其中有两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的一组是()铁锹,缝纫机脚踏板是费力杠杆;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手闸是省力杠杆A.独轮车,开瓶器,汽车方向盘和理发剪刀第9页第10页B.道钉撬,铁锹,镊子和钢丝钳C.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自行车手闸和夹食品的夹子D.扳手,铡刀,剪铁皮的剪子和夹煤饼的火钳期末:如图所示,物体G重60N,挂在匀质杠杆的一端,要使杠杆平衡可以在A、B两点中点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N的力。2、滑轮组定滑轮:F1=物体上升高度为h,则绳子移动距离S=h动滑轮:F2=物体

7、上升高度为h,则绳子移动距离S=2h动滑轮上升高度也为h如左图所示,关于滑轮组你需要知道绳子段数n:n=动滑轮上升的高度:m绳子移动距离S:S=nh可知S=m拉力F的大小:F=(公式)可知F=NW有=(公式)可知W有=JW总=(公式)可知W总=J期末:如图所示,滑轮A上挂一重10N的物体B,C为固定点(地面),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A上升速度为重物B上升速度的倍,力F应为 N(滑轮A和绳子重及摩擦均不计)(可以把卷子倒过来看,看做我们熟悉的)期末:使用滑轮组的时候,提起重物所用力的大小是由(  )

8、A.定滑轮个数B.动滑轮个数C.绕过定滑轮的绳子段数D.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的条数3、有用功和额外功为达到目的而做的功叫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有用功以外的功是额外功)W总=W有+W额因此要求额外功一般方法先算出总功和有用功,再利用W额=W总-W有滑轮组里需要大家记住:有用功,即W有=总功,即W总=4、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某工地用图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