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ID:557907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1页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2页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3页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4页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三角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现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的编排是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二、说教学目

2、标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能灵活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

3、算。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四、说教法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用(1)实验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2)课件演示配合讲解。学生观看课件演示,教师配合讲解,使学生加强理解。五、说教学过程针对以上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向学生展示一组学校优美的图片,学

4、生在欣赏的同时,提出问题:现在学校要开辟一块长10米,宽4米的空地做花坛,准备将它平均分成两部分,你觉得可以怎样平均分开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三种分法,明确学校采用了第三种分法。然后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花坛建设创设教学情景,将课内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的实际意义,明确本课学习目的。)(二)、探索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打算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看课件:出示三种形

5、状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摆一摆,拼一拼:(学生用自己准备的三种三角形各两个,分组拼摆。)(3)交流自已怎么拼,拼成什么图形(4)课件演示:课件演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拼、移过程,(5)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组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所拼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又有什么关系?(6)归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意图: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课的重点。着重让学生通过拼摆、分组讨论的方式去学习,清晰地弄清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多角度来强化“÷2”的理由。同时

6、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知识是本节课的关键。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强化操作意识,注重学生的亲身感悟,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引导应用让学生明确要求卫生流动红旗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设计意图: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实践因素,将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本课的练习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基本练习。即出示几个三角形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是拓展练习。让学生观察图,得出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五)、全课总结让学生

7、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六、说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使学生明显地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总之,本节课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强化操作意识,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使学生在发现知识的同时感悟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