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ID:5633801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0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_第1页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_第2页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_第3页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_第4页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第20西学东渐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是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第一内容,前四个单元为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在掌握并理解本的基础上才能对下一“新化运动”中“思想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的把握。因此,本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有助于人们了解转型期中国明的初步走向,在必修Ⅲ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第20西学东渐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是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第一内容,前四个单元为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在掌握并理解本的

2、基础上才能对下一“新化运动”中“思想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的把握。因此,本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有助于人们了解转型期中国明的初步走向,在必修Ⅲ模块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等)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艰难渐进的思想历程过程与方法1、提供有关字资料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设疑引思,使学生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2、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

3、景,组织学生以编排历史剧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开展堂辩论,形成互动的堂氛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开放的学习心态与全球意识,以适应全球化的时代发展潮流(三)教学重点、难点1、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教学重点)2、评价洋务思想,认识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本的授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经过高一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都已知道了鸦片战争后至

4、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杂志等媒介对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较为熟悉,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渐进的过程。三、教法讲述法、图片展示法、资料分析法、问题设计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角色饰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出示图片:奔驰(日本)、梦特娇服饰(法国)、诺基亚手机(芬兰)、肯德基(美国)、电脑(第一台产自美国)。以上涉及的千姿百态的西方化,现在我们随处可见,已广

5、泛接受。但在近代中国却走了一段不寻常的西学东渐之路。设计依据: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导更加直观简练、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讲授新首先让学生粗略阅读,找出本向西方学习的几大阶段:(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并说出这些阶段分别与哪些战争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从而探讨得出结论:向西方学习是在民族危机时刻,因此学习西方是与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相结合。设计依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抓住时代主题,培养爱国情感,一、开眼看世界引入资料:材料一:林则

6、徐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材料二:魏:“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首先,引入林则徐和魏的两则材料,然后依据材料设计提出相关的问题①林则徐和魏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②魏思想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师夷”与“制夷”的关系)应当如何评价?③林则徐、魏的思想有何局限性?其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认识到林则徐、魏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倡导者;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训练军队、抵御侵略;迈出“师夷

7、长技”第一步的可贵精神;理解这一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的重大影响──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新的一页。认识到林、魏对西方“长技”的认识还停留在学造器物的层面上,他们作为封建士大夫,看不到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也不可能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而非维护这种制度设计依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师夷”与“制夷”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放眼世界、探索进取的精神二、体用之争1、洋务思想设问:如何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何会出现

8、这种思想?引导学生阅读内容,掌握重要概念及其提出的目的。资料引入:材料一:奕忻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材料二:李鸿说:“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富强,强以练兵为先,富以裕商为本。”材料三:冯桂芬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展示奕、李鸿和冯桂芬的三段言论,并提出相关问题①三段材料中,洋务派各提出哪些挽救时局的(自救)主张?②从19世纪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