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

ID:45968069

大小:7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_第1页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_第2页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_第3页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_第4页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指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屮学夏克传邮码:528100【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法建议】1、纵向把握学习过程的阶段特征;2、横向联系政治和经济,分析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3、中西対比理解思想产生的世界环境。4、内外迁移法,问题探究法、学案导学【重要概念解读】应认真理解和掌握的几个重要概念:1、“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导致的民族危机,使地主阶级先进分子从传统的“天朝上国”梦幻屮惊醮,开始注L

2、I世界,关心时政,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核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质是寻求强国御侮Z道。2、“屮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9枇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来维护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突破了封建顽固派认为中国一切都好,西方科学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的陈腐观念,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条件。3、维新思想: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主要社会思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一部分人,形成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实行“君民共主”的

3、君主立宪制。在19世纪中期,这些思想是比较进步的。甲午屮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走改良主义道路,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疑难点知识分析】1、地主阶级改良思想(1)新思想萌发:随着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和民族危机的岀现,龚自珍等人提侣“经世致用”,奠定了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了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积极寻求强国御侮Z道。林则徐在广州设译馆,编译的《四洲志》和《各国律例》,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他还积极仿造

4、西方战船,捉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捉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思想的特点:既有鲜明的时代变化印记;又有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2)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制度是主体,技术是工具)。其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來侵略,维护清朝统治)。前期旗号“自强”;后期旗号“求富”。2、资产阶级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随着中国资木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在洋务派屮产生了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是土韬、郑观应。他们在经济、文化上的主张类似于洋务派,在政治上

5、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实质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康梁维新思想:其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君主立宪)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提侣西学等进行,实质上是封建主义思想同资木主义思想的止面交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丿I」。3、维新派-与

6、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异同及根源(1)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学习酋方,引进酋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2)不同点:①两派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冇着不同的阶级基础,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洋务派主要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②两派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只引进西方技术而反对政治改革,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两派的根木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3)根源:①由补会丿力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国内阶级孑暦尖锐、屮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未产生。维新派是在洋务运动暴露

7、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现的,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來的;②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农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了,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H本明治维新思想的比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后起之秀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较为明确的思想。它的本质和内涵:第一,要以中学为体,封建正统观念不能动,在此基础上学习酋方的“船坚炮利”。第二,它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为冃的。“中学为体”,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木,是

8、封建社会时期在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耍的特征。显然他们是把西学的“川”嫁接到屮学的“体”上,这严重削弱了它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但也肓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迹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日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