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西学东渐.doc

第20课西学东渐.doc

ID:28762412

大小:1.3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第20课西学东渐.doc_第1页
第20课西学东渐.doc_第2页
第20课西学东渐.doc_第3页
第20课西学东渐.doc_第4页
第20课西学东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西学东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0课西学东渐曹县三中夏霖教学内容:《西学东渐》是“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第五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分析:经过必修Ⅰ第四单元与必修Ⅱ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都已知道了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而且教材出现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本课也有相当的兴趣,这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习起来难

2、度也不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渐进的过程。设计思路: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强烈交锋。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由于前面必修Ⅰ、Ⅱ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而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强调、总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及“维新思潮

3、”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的特点。2.从三者之间逐渐深入的层递关系出发,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战争视频资料与论战虚拟场面的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特别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

4、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维新思潮难点:理解“体用之争”的“体”和“用”导入设计:多媒体展示麦当劳产品、可口可乐广告、随处可见的外国进口车广告。导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西方文化的印记,人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近代中国却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西学东渐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讲授新课一、让学生了解“西学东渐”这一概念的含义。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晚清民初欧美等地科技文化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

5、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鸦片战争前夕到戊戌变法之前(学科技)②戊戌变法前夕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学制度)③新文化运动前夕到五四运动前后(学思想)一、开眼看世界多媒体展示1793年9月14日乾隆帝在承德山庄接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图片。问题:从图片看,在近代前夕,中国对西方的态度如何?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在观念上处于一种什么状况?(提示:注意场面和人物比例)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图片。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师总结:鸦片战争前后,在西方资本

6、主义的冲击下,中国的思想界悄然发生着变化,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涌现了一批诸如林则徐、魏源等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1、背景:A.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B.中外联系扩大C.鸦片战争的失败D.先进中国人积极寻求抵御外辱与强国之路2、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媒体展示有关林则徐的图文材料。材料一:林则徐生平1、翻译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集《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2、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日报》译成《澳门新闻报》。3、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著的《

7、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周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材料二:在鸦片战争中,他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之长技”的第一步。问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林则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带来那些影响?教师总结:主要活动:设立译馆,命人翻译《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影响(评价):民族英雄;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河。②魏源多媒体展示有关魏源的图文材料。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