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

ID:56392459

大小:1.1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6-15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_第1页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_第2页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_第3页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_第4页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学资料第2章第2节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一思维方式二民族中心主义三心理环境认知模式的差别可能表现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方面。一思维方式“无领域依附”文化的人们具备更强的把某一组成部分从其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较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把某些组成成分从环境中离析出来并在具体环境中加以解决。“领域依附”文化的人们具备更强的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统摄整体问题的能力,能领悟事物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的、内在的有机联系。1.整体思维的特征东方人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也是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主要特

2、征,属于“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直觉的整体性。整体地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不依靠逻辑思维推理,而是讲究思维中断时的突然领悟,即灵感或顿悟。和谐的辩证性。善于发现事物的对立,并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以达到整体系统之平衡;善于把握对立面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以达到和谐。2.分析思维的特征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这是一种“无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加以分门别类,把复杂现象和事物分解为具体细节或简单要素,然后深入考察各部分、各细节、各要素在整体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联系,从而了解其特殊本质。美国人强调

3、以经验和事实为依据,看重观察和分析的方式,热衷于搜集资料和数据,是典型的“归纳法”和“实证主义”。3.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差异表现很多,举例)中医与西医中国传统国画与西方传统油画中西方饮食1.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二)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和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思维的形式,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途径加以系统化、精确化,并形成相关体系。从本质上看,不同民族都具有这两种思维方式,但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从总体上看,传统中国文化思维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中

4、国人的思维偏重具象性:以“实”形式表示“虚”概念,以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逻辑性联系可以不很明显,只要有相关性,就可建立联想。通常不需准确定义的概念、严格程序的推理,象征意味浓,思维的结果也以整体性感悟为归宿,不必条分缕析,追求精确。西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性:以第二信号(语言、文字、数字、符号)作为思想或思维的工具;以各种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2.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反映在语言特征上表现出的不同倾向是:汉语重语义;英语重结构。汉语形象化、隐喻性较强;英语抽象化、逻辑性较强。比如荀况《劝学》与培根

5、《论求知》都论述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态度,但说理的方式截然不同。《劝学》多用比喻论证和正反论证,不直接点明主旨,读后仔细思考,意义深刻;《论求知》用的是陈述分析法,以冷静的逻辑论证阐明主题,条分缕析,说服力强。3.两种思维方式在文字上的表现世界上的文字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西方文字属于表音文字系统,拼音字母与语言中的声音单位(音素或音节)相联系,以形标音,是线性文字。西方文字的这种特点是西方人重抽象思维的必然结果。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字形与语言中的意义单位(语素)相联系,以形写意,而且形、音、义三位一体,是平面型文字。汉字的这种特点是中国人重具象思维

6、的必然结果。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过于忽略细节的、过于夸大某种信念的认知方式。定势往往带有既定的信念和情感。定势对跨文化交际有直接影响。二民族中心主义(一)民族中心主义与定势偏见1.定势与偏见偏见是对事实调查之前就已形成了的判断,或不成熟的评价。一般来讲,它是一种对某一群体的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并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对不同群体成员持有敌意,因为对方的存在威胁着本群体利益;对不同群体持有反感,但通常自己不承认有偏见;与不同群体人相处时产生“不自在”感,回避或不愿与

7、其接触。偏见在人际交际中的表现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自尊、民族优越感的极端心态所产生的一种定势与偏见;指某个民族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古代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很强的民族中心主义,这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产物。古代中国之所以叫做“华夏”,因为这是大国之号;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称谓前都要冠以“大”字。同时古代中国又把那些非华夏文化的民族称之为夷、戎、蛮、狄。事实上,其他民族和国家亦然。西方这种民族中心主义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