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1【教师职称评定】.doc

【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1【教师职称评定】.doc

ID:57812807

大小:6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1【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1页
【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1【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1【教师职称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二三步一、设置悬念,激发创新“学贵在疑”。教学时,如果教师依据教材的“新”、“奇”、“特”Z外,七设疑问,制造悬念,为学生创设一种思维情境,形成认知冲突,就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创新。例如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数学,教学时,我们首先提出问题:“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桶底的周长;学生很快的答出用米尺绕桶底一周可右•接量出它的周长;用绳了绕桶底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岚量出它的长度就可量出圆的周长,或把桶底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也可直接量出它的周长。当学生们正为白己能轻而易举地冋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高兴时,我乂适时激发:那老师旳在黑板上的圆的周长,行驶屮的

2、白行车车胎的周长乂怎么测量呢?这时,学生会冥思苦想,跃跃欲试,在学生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渴望时,我时适时提出了:”圆的周长计算“这个课题,这样通过教师巧妙设置的学习”障碍“,引导学生探求,使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来知识水平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引发学生在教学过程屮去发展,去创新。二、挖掘因索,强化创新学习活动不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稈,也是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的过稈,教师应站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度,深挖教材的有利因索,精心设计方案,为学生创新情境,提供诱因,以引起学生的新发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屮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学会掌握

3、了“平均数二总数量*总份数”这一数量关系式后,引导学生冋答“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8厘米)。这个答案与该组屮哪个学生身高相同?(4号)4号学生的身高在全组织名学生身高屮占什么位置?(身高比他矮的3个人,比他高的3人,居屮间)由上例屮计算结果谁能算得出一种新的算法来?学生讨论,交流后找出了求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估算法(即把屮间数作为平均数,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调隸),而后让学生去解决做一做)题和练习题2题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利用教材的内在因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创新。三、动手动脑,启发创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有两个宝,

4、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屮,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参与过稈屮掌握方法,促进思维发菜,例了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教学时,我首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各,大家比比看,看谁能利用手屮的工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各是多少度。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祁认真思考积极拼剪。儿分钟后,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起了白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H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还有的说我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

5、剪掉,用量角器量出来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大家祁为了白己的发现而兴奋。这样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屮学会了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发散思维,开拓创新索质教育是从创新精神为灵魂的教育,因为,在课堂教学屮,教师应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解题屮去消化、去巩間、去深化、去发展、去创新,这样,就要求教师心须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去突破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修一条公路,8天修完了全长的40%,用同样的工作效率,剩下儿天才能完成?(你能想出儿种解法)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体交流得出如下儿种解答方法:(1)(1-40%

6、)4-(40%4-8)=12(天)剩下的T作量、T作效率,运用除法知识解题(2)84-[40%4-(1-40%)]二12(天)修完占一剩下的几分之几,运用分数除法知识解题(3)8X[40%4-40%]=12(天)剩下工作量是修完的儿倍,运用倍比法解题(4)84-40%X(1-40%)=12(天)求总天数,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题(5)14-(40%4-8)=12(天)工作效率,运用工稈问题解题法(6)设剩下的x天才能完成40%4-8=(1-40%):xx=12运用比例法解题(7)84-40%-8=12(天)(最佳方法)求天数,运用先求整体,再求剩余量法解题这样,学生通过一题多解,

7、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能促进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