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

ID:58765539

大小:421.7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9-30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案12我们有精神.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有精神【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侧重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有精神”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这样真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升旗仪式中学生挺拔地伫立在操场上,引导学生领会在正式、庄严的场合里“有精神”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有精神”。无论是坐姿端正

2、、认真读书的样子,还是站得挺拔的样子,或是在课堂上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接下来,教材通过对学生坐姿的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精神”的价值,以此说明“有精神”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而在第三个小主题“我们天天有精神”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思考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从而进一步讨论保持天天有精神的策略和办法,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

3、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在学习、活动、表达、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1/1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的体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人,感受精神对自己成长的激励力量。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与习惯: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持之以恒地做一个有精神的人。知识与技

5、能:初步懂得什么是“有精神”,怎样做到“有精神”。过程与方法:榜样示范,行为辨析,讨论交流【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在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做个有精神的人。【教学设计】活动一:感受“有精神”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站得直,现在又坐得端正,你们真有精神,老师要给你们一个奖励,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这阅兵式展现了我国军人的精神面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播放视频)师:小朋友们,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交流。(提示学生从军人的穿着,神态、动作来说。)根据学生交流,师适当点评:是呀,他们着装整齐,真精神呀。师:他们每一个人脸上庄严的神情,威风凛凛。师: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

6、胸,精神抖擞。小结:这些军人们多么威风!他们的队伍多么整齐!他们抬着头,挺着胸,威风凛凛,这样真有精神啊!(板书:这样真精神)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阅兵》视频,从军人的仪表,神态、动作等方面初步感受军人的精气神,从而初步了解“有精神”的状态。活动二:理解“有精神”2/12师:这些军人们多有精神呀,吸引了这群小动物也想来比试比试,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听完后,请你们来当小裁判,认为谁有精神?和同桌一起讨论。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总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声音的响亮,姿势好等外在的精神,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发自内心的微笑,为人谦虚等内在的精神。总之,内

7、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真正的“有精神”。设计意图:通过听《谁有精神》绘本故事,讨论“谁有精神”?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知道“精神”不仅仅指外表,更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的结合。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态美等都只是外在表现,必须与丰富的内涵相结合,才叫真正的有精神。活动三:感悟“有精神”1.师: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活动的场合非常严肃,我们应该要有精神。比如说升旗仪式时,你们看,四位精神饱满地升旗手手持国旗正步向升旗台,这样真精神。但我们有的小朋友刚开始是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