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

ID:58765674

大小:1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30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_第1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_第2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_第3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_第4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语文园地一.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3课时时间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2.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3.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教学4.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目标5.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6.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7.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1.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教学2.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重点3.能背诵古

2、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教学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难点教学多媒体课件。素材第一课时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教学2.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目标3.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教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出示导游图),新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他们游玩了哪些地方。教学(二、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2))分钟ɡuǎnlǐtínɡcèbǎotǎzīxúncān管理处湖心亭厕所宝塔咨询处餐厅1.学生齐读

3、词语。利用导游的方式2.开火车读词语。引入课题,既扣住了本3.去掉拼音读词。课要学的内容,又激发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3)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湖心亭公园去玩,爸爸带着我,一举两得的作用。先到管理处买票,然后到咨询处询问路线,我们还登上了宝塔,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下了宝塔之后,我们上了厕创设语言环境,将所,洗手出来,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我们就来到公园的所要认识的生字放在餐厅吃午餐。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4)学习,跟随课文识字一ɡuǎnzītínɡcètǎxúncānlǐ样,效果也十分明显。bǎo识字

4、完后,再出一道题进行巩固,当堂检管塔亭理宝咨餐厕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可询以很快检验课的效果。参考答案:ɡuǎnzītínɡcètǎxúncānlǐbǎo管塔亭理宝咨餐厕询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5-10)1.补充合适的词语。()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微风()的柳条()的草坪学生试着填写。汇报交流。在交流中指导学提示:天空:从颜色上可以填蓝蓝的天空;从空间范围来填,可以填一望无际的天空;从距离来填,可以填高高生怎样进行词语搭配。词语搭配的答案不是的天空⋯⋯阳光:从温度来填,可以填温暖的阳光、灿烂的阳光;唯一的,思维方向不从阳光的属性来填,可以填美丽的阳光⋯⋯

5、同、方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在教学式,从田野:从颜色上可以填碧绿(金黄)的田野;从面积不同的方面进行指导,来填可以填无边无际的田野⋯⋯启发了学生思维,拓宽微风:从温度上来填,可以填温暖(和煦)的微风;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从状态来填,可以填吹来的微风⋯⋯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柳条:从形状上填,可以填细长的柳条;从质地上填,运用的能力。可以填柔软的柳条⋯⋯草坪:从颜色上填,可以填碧绿的草坪;从面积上填,可以填宽阔的草坪⋯⋯2.大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①看到碧绿的田野,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示例:田野是那么美丽,今年庄稼一定会丰收的。②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

6、你有什么感受?示例:感受到春天就在身边。③看到细长的柳条在河边舞动,你有什么感受?示例:柳枝就像一个少女,跳着柔美的舞蹈,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丽。课堂小四、课堂小结结及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和写字,还学习了词展延伸()语搭配,老师讲解了许多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分钟中练习巩固。第二课时1.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教学2.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目标3.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教具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2)老师读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认真听,你觉得这两个出两个例句导入,

7、句子有什么不同。这两个例句与课文的①他.是北京人。②他是北京..人。导入内容紧密相连,学生从()分学生回答。例句中初步揣摩方法,钟师:第①句老师重读了“他”强调的是人物,是谁。用到后面的学习中,为第②句重读的是“北京”,强调的是哪儿。后面的学生学习预热。请同学们根据老师不同的问题读一读。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13)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学生读。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2.种子睡在哪里?学生读。讲解完课文的内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容后,再出示一个比较3.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简单的句子让学生朗学生读。新课读,从朗读中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