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脱羧与简单脱羧的区别.doc

氧化脱羧与简单脱羧的区别.doc

ID:59373569

大小:40.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4

氧化脱羧与简单脱羧的区别.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氧化脱羧与简单脱羧的区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脱羧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系与丙酮酸脱羧酶参与的两种反应的区别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进行的丙酮酸催化反应是一种特殊的脱羧方式,即氧化脱羧,它与普通的脱羧反应,即普通脱羧有所不同。氧化脱羧反应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进行,此酶系包含3种不同的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E2)、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以及6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酰胺、辅酶A(COA)、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以及镁离子。在反应中E1参与丙酮酸的脱羧反应,之后由TPP将反应后的乙酰基连接,乙酰基的羰基与tpp噻

2、唑环上的碳负离子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变为羟乙基:之后经E2催化,tpp将羟乙基送至硫辛酰胺之上,并被其重新氧化成为乙酰基,产生硫酯键,此时的化合物即乙酰二氢硫辛酰胺:再经E2催化,乙酰基转移,形成乙酰COA:以上的所有反应只有脱羧反应,并没有涉及H的移动,而丙酮酸脱氢酶系真正的脱氢效果在下一步反应中才体现:失去了乙酰基的乙酰二氢硫辛酰胺,即二氢硫辛酰胺需要重新氧化为硫辛酰胺再次参与反应,这时需要E3参与催化反应,将二氢硫辛酰胺脱去的氢传递给FAD,使其成为FADH2,而FADH2与NAD+反应,生成NADH和H+:综上所述在氧化脱氢反应中,既有氧化反应

3、进行,又有脱氢效应进行。对于简单脱羧反应,此反应参与的酶为丙酮酸脱羧酶,与氧化脱羧不同,在反应过程中,丙酮酸直接与tpp的噻唑环连接,丙酮酸上的羧基在连接之后脱去,生成二氧化碳。之后羟乙基与tpp分离,生成乙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