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doc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doc

ID:59622070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1-16

上传者:linet2008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doc_第1页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土木与交通学院李晓克2013年3月有效保持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教书育人的核心所在。本人基于10年教学经历,同时结合在澳大利亚从事访问学者期间对澳洲大学教育体系的了解和认识,对如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1)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互访,达成人才培养共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很实际: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能够在所从事的岗位有效使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事实上要达到这个目的,往往需要1-2年的培养期,甚至更长。如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并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需要针对专业所服务的行业进行需求整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国外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方案调整时,邀请所在行业的主要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采用workshop的形式共同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和设置、实践环节的要求等提出明确的培养标准。同时,通过这种形式也加强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对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是一种宣传、拓展和保持。建议由学校或学院出面组织,结合行业发展动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开展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发展,使用人单位能够参与到我校的人才培养环节。2)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目前授课方式基本是一本书讲到底,尽管教材本身确实比较优秀,但易引起学生认识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刻板,知识面狭窄,对促进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对基础课,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可以满足培养人的需求;但是对于专业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指定特定教材后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就会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大四毕业生的简单调查可知,学生直到毕业时尚不能有效利用我校所提供的丰富电子图书、期刊资源;大量精品课程建设后,内容相对丰富、完整,但学生并没有有意识的去查阅学习,从而使得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失去了意义;尽管一再强调行业规范、规程的重要性,但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的参考依据仍然以教材为重,而对规范的重要性较为淡漠,更谈不上对规范细节的领会和融汇沟通。建议 针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教材试点,结合教务处倡导地加强教学环节过程控制,不指定唯一教材,以参考书目列表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尤其针对专业程度较强的课程,建议以规范、规程作为授课的主要教材,辅助具体示例,提高学生使用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参考书目列表的方式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1)强化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计算机已经实实在在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行各业的从业模式,应该说会使用电脑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工具。因此应适应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充分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环节中。但目前我校对于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知识讲述的更明确和易于理解、如何通过多媒体提高与学生的交互,也即多媒体授课的方式方法上,均依赖个人素质,效果好坏难于控制。建议学校组织教师分批次进行多媒体授课技能培训,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升现代教学模型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质量。2)加强抄袭监控,采取零容忍政策,形成良好学风网络发展和信息平台全球化发展,使得如何鉴别学生课程成果的独创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专业考核课程,成果相互抄袭、从网络中抄袭、从往届中抄袭,如何甄别和避免,仅依赖精神层面已不能有效制约这种趋势的泛滥。建议制订课程成果抄袭甄别手段和处理原则,在形式上杜绝发生,在原则上不宜以惩罚而是以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如重修课程的方式,以绩点参数(参数小于1)的形式在教学系统中予以反映。强化专业学习非四年制的理念。3)加强实践环节教育,促进动手能力培养由于我院专业均为技术性较强的专业,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建议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投入,能学生动手的最好不要是演示操作,能小组的最好不要大组,能单人的最好不要多人。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动画的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建设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从导师、辅导员等多个层面帮助学生顺理完成学业根据学校教育体系要求,建议建立有效的学生学业预警机制,每学期期末或期初的相关信息能及时准确通知到学生本人和相关管理教师除,形成约谈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顺理完成学业。上述几点想法或有失偏颇,敬请斧正。希望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自己的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