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

ID:61623318

大小:8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_第1页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_第2页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_第3页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员】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李桂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学科 数学年级 三年级教材版本 人教版课题认识小数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李桂玲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目标具体、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借助儿童熟识的事物“旺旺大礼包”里物品的价格考察对未知的小数的表达,及对大礼包里单价的读写三个一般步骤将知识进行了呈现。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以往生活经验和现有认知水平,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

2、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以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对小数有清晰的认识。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详略得当,重难点问题突出,突破自然流畅。做到了易懂的一带而过,难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讲透、讲精,让学生理解透,举一反三。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合理使用了教材,同时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本课教师非常注

3、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使多种学习方法得到合理运用。补充视点:应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进行分数、小数的转换。教学改进建议:课很成功,练习的内容有点多,应再精简。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认识小数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李桂玲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能,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认读价格,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进行教学。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能,针对学生

4、出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答,仍不理解再通过讲解演示逐一解决。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启发式提问的次数多,无效提问的次数很少。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能,利用电脑精心准备、形象演示。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能根据学生情况,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型。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能,当堂进行检测评价反馈,组内互评、师评相结合。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能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有效相结合。补充视点:本节课

5、容量较大,知识点较多,在板书时,描述性定义可以用课件来呈现,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来突破本节课重难点。教学改进建议:让学生充分表达。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认识小数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李桂玲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是,布置学生去超市观察商品价格。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时引导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

6、导? 能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三次。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能,教师能够细心且耐心的听完学生的回答,并积极鼓励,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或引导全班共同探究,灵活回应。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引入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学生活动适量,作业适当,内容合理,效果较好。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

7、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有对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的指导。补充视点: 情境是学生较熟悉生活场景,学生兴趣性更高,更能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改进建议: 学生想象力丰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认识小数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者: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李桂玲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当堂检测检查,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目标。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各有所得。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

8、特殊教育需要? 通过有效合作学习,学生的汇报与交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整课层次清晰,重难点突破得当,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