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诗歌.ppt

二轮复习诗歌.ppt

ID:61811268

大小:10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21

二轮复习诗歌.ppt_第1页
二轮复习诗歌.ppt_第2页
二轮复习诗歌.ppt_第3页
二轮复习诗歌.ppt_第4页
二轮复习诗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诗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意境”类试题如何作答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提示: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主要景物描述画面(要忠于原诗)。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意境(氛围)特点的术语: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恬静优美、恬静安谧,雄浑壮阔、雄奇壮美,生机勃勃、繁华热闹,富丽堂皇、虚幻飘渺……鹧鸪天代人

2、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描绘景象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

3、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

4、的石湖风景。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09年湖北卷)题目考查写景的技巧。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手法、修辞、写景顺序、角度等方面作答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常见的写景技巧1、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角度2

5、、动静关系①动静结合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3、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4、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5、色彩的渲染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6、侧面描写衬托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09年江西卷)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0

6、9年四川卷)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09年福建卷)提问方式2、景、情关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解答此种题型,必须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

7、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解析】理解诗的意象的鉴赏,抓住诗中描写意象的诗句,理解意象的特征,再赏析意象的表意效果。3、分

8、析意象【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