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

ID:62104998

大小:520.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其它血液病的检查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其它血液病的检查一、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一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从婴儿到老年均可患此病,但以青年、壮年为多,男多于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常有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进行性出血和不同程度的出血。也可有皮肤病变、胃肠道症状、浆膜腔积液、中枢神经系统及局部肿块等。晚期可有黄疸、肝功能衰竭和全身衰竭。病程较短,多在半年内死亡。(一)实验室检查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早期即有贫血,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晚期几乎都减少,尤其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小板明显减少。少数病例可有少量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出现,或在

2、血片边缘和尾端找到少数体积较大的恶性组织细胞。本病主要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综合症相鉴别。二、骨髓转移癌是指发生于骨髓外的肿瘤细胞经血液性转移至骨髓形成转移灶,骨髓被癌细胞浸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的紊乱。当骨髓有肿瘤转移时,除原发肿瘤症状外,常伴有:骨髓性贫血、骨痛和局部压痛,X线检查可见溶骨性破坏、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增高。(一)实验室检查1.血象贫血,一般属正细胞性。出现多少不一的幼粒和幼红细胞,当原发癌临床症状不明显时,此血象为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白细胞计数大都正常,偶尔增多,中性粒细胞均表现核左移,出现幼稚粒细胞。血小

3、板常减少,可见巨型或畸形血小板。2.骨髓象寻找到癌细胞即可确诊。癌细胞以非典型性和多形性为特征,常聚集成团,排列紧密互相叠压,或胞浆彼此融合为合胞体。细胞间大小形态差异不大,形态特异但较一致。癌细胞核大、但大小不一,核浆比例大,椭圆或畸形,常偏位,染色质多粗糙浓密分布不均。3.其他检查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增高。(二)诊断和鉴别诊断骨髓中找到转移癌细胞即可确诊。但需注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涂片中的“非造血细胞团”、“骨髓造血岛”相鉴别。三、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细胞持续不断的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其共同特点为(1)各病除

4、有一种主要血细胞系增生外,常伴有一种或两种其他血细胞增生。(2)这些疾病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合并存在,有时尚见过渡型。(3)可伴髓外造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大。(4)周围血有形态血异常。(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名的以红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缓慢,多在10年以上。1.血象血液呈暗紫色,粘稠。红细胞数≥6.5×1012/L或≥6.0×1012/L(女性)。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或有轻度小细胞低色素表现。多数患者白细胞为(11-30)×109/L,粒细胞核左移,偶见中晚幼粒,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5、。血小板数增高,伴巨型和畸形血小板。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红、粒、巨核三系都增生,而以红细胞系增生尤着,有时可见幼稚红细胞聚集成小堆,粒红比值下降。粒、红二系成熟和形态大致正常。巨核细胞增多,可成堆出现,以成熟型为主。铁染色显示骨髓细胞外铁减少。晚期骨髓可“干抽”。3.其他检查全血粘度增加可达正常的5-8倍。血沉减慢,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清铁降低。血尿酸及组胺增加。4.诊断及鉴别诊断典型病例具有皮肤和粘膜呈绛红色,脾肿大,粒、红、血小板三系细胞增多,同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即可诊断。本病需与继发性和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相鉴别。(二)

6、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或真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小板持续增多,常高于1000×109/L;可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多见也肢体,表现为手足麻木、发绀、肿胀等;半数以上有脾肿大。多见也40岁以上者,男女发病比例为2:1。1、血象血小板数通常>1000×109/L。血小板聚集成堆,形态大小不一,有巨型血小板,可比红细胞大3倍左右。白细胞增高,常在10×109/L以上,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血红蛋白不高于130g/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7、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系增生尤为明显,大多为成熟型,体积大,胞浆丰富,核分叶增多。少数患者原及幼巨核细胞也增多,并见有异形巨核细胞。血小板成簇分布。3、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1/3患者的血小板对胶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对肾上腺素反应消失是血小板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异常,血块收缩不佳或过度收缩。4、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的诊断依据是血小板持续明显增高,常>100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脾大,凡临床上符合上述表现,又不能除外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即可诊断。本症应注意

8、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相鉴别。还应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相鉴别。(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为原因不明的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