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docx

《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docx

ID:62215381

大小:29.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21

《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顾与思考(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梳理本章内容,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又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教学重、难点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思考:(出示投影1)1.什么叫等式?等式有哪些性质?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有哪些步骤?每个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4.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活动:针对以上问题学生逐步回答并相互展开讨论。二、构建本章

2、知识框架图三、做一做1.例1.解方程。y+22y-1⑴3(x+4)=1-2(x-1)⑵-=146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此例.教师活动:⑴鼓励学生独立完成;⑵巡视,发现错误,井给予指正;⑶提醒学生注意克服常犯的一些错误,如移项不变号,去括号时出现漏乘现象或出现符号错误,去分母时出现漏乘现象。2.例2.甲、乙两人相距22.5千米,分别以2.5千米/时,5千米/时速度相向而行,同时甲所带的狗以7.5千米/时速度奔向乙,小狗遇乙后立即回头奔向甲,遇甲后又奔向乙⋯⋯直到甲、乙相遇,求小狗所走的路程。⑴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

3、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⑵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小狗所走路程,需求小狗所走的时间,注意到小狗跑的时间即两人所走的时间即可。⑶教师板书:解:设两人出发到相遇走了x小时,依题意得:2.5x+5x=22.5x=37.5×3=22.5答:小狗走的路程为22.5千米3.例3.李老师为了赶火车要在指定时间到达火车站,他从家出发,若每小时走3千米,比预定时间要迟到20分钟,所以他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到达火车站比预定时间早到40分钟.求李老师家与火车站的距离是多少?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题存在以下数量关系:每小时走3千米所用的时间-迟到的时间=预

4、定时间;每小时走4千米所用的时间+早到的时间=预定时间,因此相等关系是:每小时走3千米所用的时间-迟到的时间=每小时走4千米所用的时间+早到的时间.若这段的距离为x,则有方程x1x23-3=4+3.解得,x=12,因此,李老师家距火车站12千米。本题也可采用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可设预定时间为I小时,则根据走的路程相等,可列方程为:123(1+)=4(x-),解得33x=11313(x+3)=12。⑵反思:在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中要恰当地转化和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如此题用预定时间做相等关系时,就要用预定时间作

5、比较,不能以为迟到是多花时间就加,早到是少用时间就减。四、随堂练习课本P131、132复习题四A组第l、4、5题。五、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本章注意事项:1.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相等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方程时,要注意合理地进行变形,也要注意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3.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能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六、作业课本P131、132复习题四第一、填空题.2、3、6、7题。1

6、.当a_______时,ax-x=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如果3-x的倒数等于,则x+1=______。3.已知当x=2时,二次三项式mx2-x+1的值为0,问当x=3时,它的值等于______。4.五个少年年龄各差1岁,到2000年时,五人年龄之和恰是他们1978年时年龄和的3倍,问1978年时,他们的年岁分别是______。5一个城镇人口增加了1200人,然后新的人口又减少了11%,现在镇上的人数比增加1200人以前还少32人,那么原有人口是______。二、解答题.1.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

7、000张票,筹出票款6920元,且每张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问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若票价不变,仍然售出1000张票,所得票款可能是7290元吗?为什么?2.某市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度,超过部分按基本价格的70%收费.⑴某户居民5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72元,求a;⑵若该户6月份的电费平均每度0.36元,求6月份共用多少度电?应交电费多少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