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

ID:67322056

大小:12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8-24

上传者:U-720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1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2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3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4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5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6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7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8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9页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_第10页
资源描述: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表1·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每年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内容,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信息互通函告制度,落实行业系统监管职责,严格依法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工程项目,加强检查考评。各级人民政府2012年—2015年每年年初2建立起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风险评价和信用等级制度。各级人民政府2014年 表2·消防编制规划建设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完成七县一市的消防规划编制并实施。各级人民政府2013年2和田市、洛浦县、墨玉县、于田县每年完成新建消火栓10个、消防水鹤3个,皮山县、和田县、策勒县、民丰县完成新建消火栓8个、消防水鹤2个;各县市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每年按短缺总数的20%逐年递增,2015年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各级人民政府2012年—2015年3和田县巴格其镇、和田市玉龙喀什镇、拉斯奎镇、于田县先锋巴扎镇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并实施。和田市、和田县、于田县人民政府2013年4皮山县“三峡”工业园区、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和田县经济新区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并实施。皮山县、和田市、和田县人民政府2014年 表3·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及社会单位“四个能力”的长效机制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80%达标,建立落实“三化”量化、定期考评的长效运转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各社会单位2012年2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单位2013年3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新、改、扩建工程在投入使用前“三化”建设100%达标。各级人民政府、各社会单位2015年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责任人管理人变更。各社会单位即时申报5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各社会单位每年6消防安全自评检查。各社会单位每季度71、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评估;2、醒目位置公示评估结果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情况。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81、进行一次全面消防检测;2、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职业化管理,严格持证上岗。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年9火灾危险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操作人员、水电油气设施维保人员、流动务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各社会单位即时 表4·农村、社区消防工作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乡镇、街道办2012年2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初政府财政预算,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乡镇、街道办即时3以社区(村)警务区为基础网格,配足消防器材,将辖区所有单位、场所和居(村)民区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乡镇、街道办及所属政府职能机构即时4乡镇、街道、行政村、城市社区“四个基础”工作100%达标。各级人民政府2012年5乡镇、街道成立消防工作专门机构,全面实施“网格化”消防工作管理机制。各级人民政府2013年 表5·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燃易易爆场所、城乡结合部、城市老街区、“城中村”、“棚户区”、出租屋、集生产储存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等薄弱环节的消防安全治理。各级人民政府2012-2015年每年2重大火灾隐患是否挂牌督办、停产停业7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所属人民政府2012-2015年每年 表6·落实火灾高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建立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机制,由地区公安消防支队及当地县、市大队联合定期开展评估。各行业部门2012-2015年每年2配备急救和防护用品、辅助疏散设施,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各社会单位2012-2015年每年3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棉花储存加工场所、重点科研机构等单位、场所2012-2015年每年 表7·落实火灾高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建立消防安全施工评价机制。消防部门每年2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取得行业许可资质或证书。建设、施工单位即时3居民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作业期间应撤离居住人员,并设消防安全巡逻人员。建设、施工单位即时4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外保温材料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并严格落实型式检验和现场抽样检验制度。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即时 表8·社会消防宣传培训教育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建成1所自治区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田市人民政府2012年2建成1所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田市人民政府2012年3建成3所自治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墨玉县、和田县、策勒县人民政府2012年42015年底前,至少拥有2所“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各县市人民政府2013-2015年5配备1辆消防宣传车辆。各县市人民政府2015年 表9·现役消防队站建设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于田县、墨玉县、皮山县完成现役消防队(站)建设任务,消防装备器材建设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基本达标。于田县、墨玉县、皮山县人民政府2012年2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二中队完成现役消防队(站)建设任务,消防装备器材建设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基本达标。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人民政府2013年3民丰县、和田县完成现役消防队(站)建设任务,消防装备器材建设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基本达标。民丰县、和田县人民政府2014年4和田市完成特勤中队建设任务,消防装备器材建设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基本达标。和田市人民政府2015年 表10·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在加强现役消防力量建设的同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专职消防队伍筹建、运行、保障等管理机制,明确建队范围、建设标准、车辆管理、经费保障等内容,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各县市人民政府2015年2加强乡镇消防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自治区重点镇和经济发达镇(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和田市拉斯奎镇、和田县巴格其镇、于田县先拜巴扎镇等)根据《乡镇消防队标准》要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其它乡镇建成专(兼)职消防队,行政村、街道、社区建成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开展相应的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各县市人民政府2015年3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发展任务:和田县15人;洛浦县15人;策勒县15人;民丰县10人。各县市人民政府2013年4消防文员发展任务:和田市8人;和田县5人;洛浦县5人;策勒县5人;民丰县5人;墨玉县8人;皮山县5人;于田县8人。各县市人民政府2013年 表11·消防装备和保障体系建设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和田市消防中队配备1辆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多功能主战消防车、32米云梯消防车。和田市人民政府2012年2各县(市)必需配备1辆多功能主战消防车。各县人民政府2013年3各县(市)配备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各县人民政府2014年4除和田市、策勒县外,其余各县配置1辆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重型泡沫消防车。各县人民政府2015年5各县(市)消防队必须按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齐消防员18种个人防护装备。各县市人民政府2015年6完善支队综合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及装备建设,达到能够满足官兵完成训练任务最低标准。行署2013年7全地区七县一市成立区域性战勤保障中心和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建设。各县市人民政府2013年8依托战勤保障大队完成支队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新增消防车20辆以上,服役满10年的消防车辆全部退役并得到更新。各级人民政府2015年 表12·应急救援和攻坚力量建设内容及标准序号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截止时间1除和田市外,根据自治区新政办发〔2011〕186号文件要求和田县、策勒县、洛浦县、民丰县完成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没有公安现役消防队的,可先依托当地政府专职队组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各县人民政府2012年-2015年2推进消防综合培训基地建设,配齐应急救援训练装备器材和模拟训练设施,推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基地化、模拟化、系统化训练。各县市人民政府2014年底3按标准建成和田地区地震救援队。行署2014年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