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ID:68292260

大小:74.28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3-08-23

上传者:13760663702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1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2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3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4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5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6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7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8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9页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_第10页
资源描述:

《某淄区水生态建设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一、项目基本情况……………………………………………1二、项目产出物说明…………………………………………2三、项目运作模式……………………………………………5四、风险分配框架……………………………………………6五、项目收益回报机制………………………………………7第二章物有所值评价原则及方法……………………………10一、评价原则…………………………………………………10二、评价方法…………………………………………………10第三章物有所值定性评价………………………………………12一、定性评价指标设定………………………………………12二、定性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标准……………………………12三、定性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情况……………………………18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19第四章物有所值定量评价………………………………………20一、PPP值的测算……………………………………………20二、PSC值的测算………………………………………………25三、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结论…………………………………30第五章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结论………………………………31 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某某市某某区水生态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或“该项目”)(二)项目类型:新建项目(三)项目实施机构某某市某某区人民政府授权某某市某某区水务局(以下简称“区水务局”)为该项目实施机构(四)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市某某区,淄河自上游与潍坊插花段处至S321省道的河道范围,河道桩号范围为76+800~100+100;乌河起点位于辛店街道办事处矮槐树村(桩号0+000),末端位于凤凰镇六天务村(桩号20+850);运粮河起点位于齐都镇西古城村西,末端在义和村西南入乌河干流。(五)项目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215308.44万元,包括主体工程部分投资178486.30万元,专项部分投资17143.8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9678.31万元。主体工程部分投资178486.3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44815.64万元,临时工程5004.57万元,独立费用12440.06万元,基本预备费16226.03万元。专项部分投资17143.83万元,征地移民补偿15937.0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008.9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97.84万元。(六)资金来源和项目公司股权情况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确定社会资本方后,某某市某某区人民政府30 授权某某鹰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扬公司”)与中标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43062万元,占总投资的20%,资本金中,政府指定鹰扬公司代表政府出资,出资比例为20%,出资金额8600万元,社会资本方出资比例为80%。其余建设资金由社会资本方负责筹集。(七)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见实施方案)二、项目产出物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主要包括河道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和应急调水工程两部分,其中河道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包括淄河、乌河、运粮河三条河道的水生态综合整治;应急调水工程包括城区生活及淄河、乌河应急调水工程和齐鲁化学工业园用水引黄管道工程两大部分。(一)河道生态综合提升工程河道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共涉及到淄河、乌河及运粮河三条河道,其中:1、淄河淄河综合整治长度为23.3km(自上游与潍坊插花段处至S321省道的河道范围,河道桩号范围为76+800~100+10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新建人工湿地两处,分别位于牛山路上游及崖付桥上游,形成湿地面积分别为18万m2和31万m2;(2)结合后期淄河生态补水及水生态景观需求,在牛山路上游、现状1#堰与2#堰之间、3#堰与4#堰之间的河道新开挖子槽共5.35km,并在子槽内沿线布设15座溢流堰,形成子槽内蓄水及跌水水面景观;(3)新建拦蓄建筑物2座,分别采用气动盾型坝和钢坝,分布于崖付桥与许家庄之间,使该范围内河道形成连续蓄水水面景观;30 (4)对自青银高速下游4#堰至拟建2#坝范围内的河道进行防渗处理,河道防渗长度约7.2km;(5)结合两岸村庄交通要求,拆除重建交通桥2座,新建交通桥2座;(6)对S321省道上游约1.1km现状未治理河道进行综合整治;(7)提升改造沿线防汛道路共31.3km;(8)对该范围内的河道两岸进行生态绿化,绿化范围为主河槽河口至河道河口线以外约60m(需根据两岸村庄情况局部进行调整)处,绿化面积约6.61km2(不包含马莲台景区生态绿化面积),并配套相应的照明、厕所、停车场等服务设施。2、乌河乌河综合整治长度为20.85km,起点位于辛店街道办事处矮槐树村(桩号0+000),末端位于凤凰镇六天务村(桩号20+850)。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对现状河道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扩挖疏浚,普通河段两岸采用草皮护坡,弯道段采用M10浆砌块石护砌。(2)对沿线不满足过流要求的23座现状桥梁进行拆除重建。(3)结合现状地形,新建小型人工湿地5处,主要集中在上游河道,共形成湿地面积6.23万m2。(4)在河道两侧提升改造防汛道路共41.7km,在防汛道路两侧形成绿化面积0.25km2,打造乌河生态景观长廊。(5)沿河道两侧新建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共10处,用于处理沿岸居民生活污水。3、运粮河运粮河综合整治长度共8.8km,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对辛河路上游约1.85km未治理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二是对2010年实施30 的6.95km河道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对1.85km的未治理段河道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扩挖疏浚,并采取生态护坡,根据现状地形提升改造两侧防汛道路。(2)对已治理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提升改造两侧防汛道路共5.2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5m,临河侧留1m的绿化带,道路外侧留3m宽绿化空间,同时对沿线不满足防洪要求的12座生产桥进行拆除重建。(3)充分利用入乌河处的现状地形,新建人工湿地一处,形成湿地面积为1.45万m2,与辛河路下游的现状人工湿地共同构造运粮河的综合生态系统。(二)应急调水工程应急调水工程主要是通过引黄河水用于某某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一是达到通过减少抽取地下水对境内大武水源地的生态补源,二是满足淄河、乌河的生态用水需求。包括城区生活及淄河、乌河应急调水工程和齐鲁化学工业园用水引黄管道工程两大部分。1、城区生活及淄河、乌河应急调水工程在金陵镇金陵二村北自DN1600引黄供水管道上引水,设计引水量5万m3/d。在金陵南宏昱化工厂东侧建引黄加压泵站,泵站占地80m×60m(约7.2亩)。管道自加压水厂向东,沿纬六路向东至溡源路,折向南走乡间小路,沿乡间小路至乙烯路,沿乙烯路至杨坡路中间向乌河供水,与杨坡路供水主管道相连接,再沿乙烯路自管仲路至淄河向淄河供水。管道采用DN800K8级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道总长度约9.5km。加压站扬程约66m。2、齐鲁化学工业园引黄管道工程某某市引黄供水管理局正筹划建设环线供水工程,计划建设沿马南路自南定至湖罗路,沿湖罗路至胶济铁路,沿铁路至齐鲁石化公30 司,在西夏村西与原DN1600引黄供水管道相连接的环状管网连接工程,从而形成大环状供水系统。连接管道管径为DN1400,设计供水量为20万m3/d。该连接工程马南路段计划与马南路道路工程同期施工,2016年底之前竣工。该管道东端在齐鲁化学工业园西部,距离约4.5km。该管道有足够的能力向齐鲁化学工业园某某片区供水。工程措施方案为:在马南路与湖罗路交汇处自DN1400引黄供水管道上引水。设计引水量10万m3/d。在沣水镇大高庄北建引黄加压泵站,泵站占地80m×60m(约7.2亩)。自加压泵站向东铺设,在东高庄西面折向南至汇丰路,沿汇丰路一直向东,至齐鲁化工园西公路处分成南北两条管道,采用DN1200K8级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道总长度约5.2km。一条沿齐鲁化工园西公路向北铺设,与现状金山供水管网相接,采用DN1200K8级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道总长度约0.8km;另一条沿齐鲁化工园西公路向南铺设,穿过南沣路后向东沿南沣路铺设,在冯家村南接入金山供水管道,采用DN600K8级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道总长度约2.0km。加压站扬程约139m。三、项目运作模式经某某区人民政府决定,该项目拟采用PPP模式进行运作,具体运作方式为BOT(建设-运营-移交)+EPC(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经过公开招标确定社会资本方,区水务局与中标的社会资本方签署项目合同,鹰扬公司与中标社会资本方按照出资比例成立项目公司。待项目公司成立后,由区水务局与项目公司重新签署项目合同或签署补充合同。该项目合同或补充合同承继区水务局与社会资本所签署项目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项目合同或补充合同明确合作双方在建设期及运营期的权利及义务。政府及鹰扬公司不为项目公司的融资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但需协助项目公司办理相关融资手续,并对项目公司享有监督管理权。政府委30 托专业人员担任项目公司董事,董事代表政府对项目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有监督管理权,项目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董事全票通过方可执行。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绩效考核工作组,每年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二)项目公司负责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并承担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费用和风险。按照相关规定,项目公司确定规划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运营管理单位。项目运营期结束且政府完成全部购买服务后,项目公司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移交某某区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三)在运营期内,项目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负责提供管护、养护、物管等服务,持续、安全、稳定地提供服务,确保河道内正常运营,达到合作双方约定的标准。(四)在运营期内,项目产出物产权归项目公司。项目运营期结束前,政府和项目公司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资产移交资产清单、条件和要求,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在最后恢复性大修后并在移交日期之前,双方移交工作代表对本项目进行移交验收。(五)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的监理招标。监理公司代表政府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管。实施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对项目的融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的全生命周期依照项目合同的约定进行监管。监管内容详见《实施方案》第五章说明。(六)项目合作期限15年(其中,建设期5年,运营期10年)。合作期结束,政府完成全部购买服务后,项目公司将本项目产出物无偿移交给某某区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四、风险分配框架该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风险因素主要有:法律变更风险、决策失误/冗长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政策风险、融资风险、建设风险、市场运30 营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风险分担机制表分配原则执行效果风险由对其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降低了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控制成本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获得的收益相匹配有效调动了风险承担方的积极性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避免了一方承担过多的风险序号风险要素政府部门项目公司共同分担1法律变更风险√2决策失误/冗长风险√3政府信用风险√4不可抗力风险√5融资风险√6政策风险√7设计、建设风险√8市场运营风险√五、项目收益回报机制(一)项目综合收益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5.88%。(二)项目收益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和PPP项目的收益回报机制,该项目采取政府付费回报方式,即政府直接付费购买新建成的公共产品及河道维护、管护、物管等服务。按照合同约定,区政府依据新建成的公共产品的可用性、运营成本及绩效考核向项目公司支付费用。30 可用性服务费指项目公司为本项目建设符合适用法律及协议规定的竣工验收标准的公共产品之目的投入的总支出而需要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项目公司为项目前期费用、建设总成本、建设其他费用与合理收益、税费等。就本项目而言,在项目运营期间,可用性服务费付费的总付费金额,包括项目公司所筹集债务资金的本金与财务费用,以及社会资本方所投入项目公司的股本和股权投资收益。其余的可用性服务费付费将按照约定方式进行支付。运营维护绩效服务费指项目公司为维持该项目使用者之目的提供的符合协议规定的绩效标准的运营维护服务而需要获得的服务收入,主要包括该项目范围内的运营管护、养护、物管成本、税费等。项目公司每年可获得的付费具体金额需通过财政投资评审确定。政府将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地向项目公司支付服务费,且政府将可用性付费纳入跨年度财政预算以及中长期财政规划。1.可用性服务费按以下方式进行支付:项目竣工验收后,以财政评审的项目全部建设成本的评审值,适用于合同约定的综合收益率,按照等额法支付可用性服务费,公式如下:每年可用性付费支出数额=〔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项目综合收益率)〕×〔i×(1+i)n〕÷〔(1+i)n-1〕其中:(1)项目全部建设成本:包括土地费用、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设计、监理、招标代理、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预备费等,项目全部建设成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认可,并以财政部门评审结果为准。工程造价按照某某区有关规定,执行2007年水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3年园林绿化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30 价规范、2013年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期某某市价目表,材料价格执行同期市场价。若计价规范变化,执行某某区规定。本项目按施工总承包计费方式。(2)i即年度折现率:文件规定该项目年度折现率为4.9%。(3)项目综合收益率的选择:5.88%。(4)n即运营期:根据约定,运营期为10年,即n=10。2.运营维护绩效服务费按以下方式进行支付:政府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成立绩效考核工作组,对项目公司运营维护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出具考核报告。财政部门对本年度项目公司运营成本进行评审,按照绩效考核报告和合同约定,在第二年度支付。绿化部分项目建成竣工验收至结算验收为养护期,养护期为2年,该期间政府不负担项目公司绩效服务费。(三)项目收益调整机制1.若项目管护、养护、物管等没有达到合同要求(以每年的绩效考核报告为准),将从当年应支付的绩效服务费中视情节扣减一定额度(合同中约定)。2.项目公司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控制不合理支出。对于项目因设计变更因素造成的工程量增加而超出合同约定投资额的部分,政府全额支付。(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项目生命周期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检查。2.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情况,依据相关职能部门考核要求进行绩效考核,出具考核报告。30 第二章物有所值评价原则及方法物有所值评价是判断是否采用PPP模式代替政府传统投资运营方式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的一种评价方法,予以判断项目采用PPP模式比政府传统采购模式相比是否更物有所值。一、评价原则物有所值评价应遵循真实、公允、客观、公正的原则。二、评价方法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本次评价由于数据缺乏等客观原因,以定性评价为主。(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方法说明物有所值定性评价采用专家评分法,主要包括确定定性评价指标,组成定性评价专家组、召开专家组会议和做出定性评价结论等。1、确定定性评价指标:根据《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及项目具体情况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组织确定了三项补充指标及其权重。2、组成定性评价专家组:专家组由7名专家组成,包括财政、资产评估、会计等经济方面专家,以及行业、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和法律方面专家;定性评价所需资料应于专家组会议召开前送达专家,确保专家掌握必要信息。3、召开专家组会议:专家在充分讨论后按评价指标逐项打分,在专家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按照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分,得到评分结果,形成专家组意见。4、做出定性评价结论:项目本级财政部门(或PPP中心)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专家组意见,做出定性评价结论。30 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的结论分为“通过定性评价”和“未通过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满分为100分,原则上,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上的,项目“通过定性评价”;评分结果在60分以下的,项目“未通过定性评价”。(二)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方法说明定量评价是在假定采用PPP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和采购模式的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的净现值(PPP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值)进行比较,判断PPP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原则上,PPP值≤PSC值的,项目“通过定量评价”,否则,项目“未通过定量评价”。统筹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论,做出物有所值评价结论。物有所值评价结论分为“通过”和“未通过”。“通过”的项目,可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未通过”的项目,可在调整实施方案后重新评价,仍未通过的不宜采用PPP模式。30 第三章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一、定性评价指标设定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财金[2015]167号),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基本评价指标和补充评价指标,基本评价指标包括: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风险识别与分配、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潜在竞争程度、政府机构能力、可融资性6项。除上述6项基本评价指标外,还例举了6项补充评价指标,并规定补充评价指标权重为20%,其中任一指标权重一般不超过10%。因此,从项目特点出发,确定了项目规模、预期使用寿命、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3项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二、定性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标准根据某某市某某区水生态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设定的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如下: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本指标主要通过察看该项目计划对全生命周期具备环节的整合情况来评分。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指标主要考核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项目设计、投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等环节能否实现长期、充分整合,是实现物有所值的重要机理。表3-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项目资料表明,项目设计、投融资、建造和全部运营、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全部运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30 61~80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维护以核心服务或大部分非核心服务的运营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至少有融资和核心服务或大部分非核心服务的运营、维护将整合到一个项目中。41~60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项目中,但不包括运营;或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设计;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仅运营和维护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21~40项目资料表明,融资、建造和维护等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但不包括设计和运营。0~20项目资料表明,设计、融资、建造等三个或其中更少的环节将整合到一个合同中。2、风险识别与分配本指标主要考核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各风险因素是否得到充分识别并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表3-2风险识别与分配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的绝大部分风险或全部主要风险将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61~80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其中大部分主要风险可以在政府和社会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41~60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可以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21~40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预计这些风险难以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之间明确和合理分配。0~20没有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或没有清晰的风险识别。30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本指标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以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数量、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的绩效标准和监管机制,是否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能否鼓励社会资本创新。表3-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绝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很大。没有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等提出要求。61~80大部分绩效指标符合项目具体情况,全面合理,清晰明确。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大。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等提出较少要求。41~60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实际情况,但不够全面和清晰明确,缺乏部分关键绩效指标。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一般。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等提出少量要求。21~40设置的绩效指标比较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但主要关键绩效指标未设置。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较小。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等提出较多要求。0~20未设置绩效指标,或绩效指标不符合项目具体情况,不合理,不明确。落实节能环保、支持本国产业等政府采购政策的潜力小。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等提出很多要求。4、潜在竞争程度本指标主要考核项目内容对社会资本参与竞争的吸引力。主要通过预估有资格、意愿和能力实施该项目的社会资本合作方的数量来评分。30 表3-4潜在竞争程度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评分专家独立预计的有资格、意愿和能力的社会资本合作方有8家以上。61~80评分专家独立预计的有资格、能力并有参与意愿的社会资本合作方有6~7家。41~60评分专家独立预计的有资格、能力并有参与意愿的社会资本合作方有4~5家。21~40评分专家独立预计的有资格、能力并有参与意愿的社会资本合作方有2~3家。0~20评分专家独立预计的有资格、能力并有参与意愿的社会资本合作方只有1家。5、政府机构能力本指标主要考核政府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依法履约、行政监管和项目执行管理等能力。主要通过察看政府的PPP理念,以及结合该项目具体情况查看政府的PPP能力等来评分。表3-5政府机构能力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政府具备较为全面、清晰的PPP理念,且该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具有较强的PPP能力。61~8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但该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具有较强的PPP能力。41~60政府的PPP理念一般,且该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一般。21~40政府的PPP理念较欠佳,且该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较欠缺且不易较快获得。0~20政府的PPP理念欠缺,且该项目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的PPP能力欠缺且难以获得。30 6、可融资性本指标主要考核项目的市场融资能力。主要通过察看PPP项目对贷款和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来评分。吸引力越大,项目越具有融资可行性,越能够顺利完成融资交割和较快进入建设、运营阶段,较快实现项目产出说明绩效要求的可能性就越大。表3-6可融资性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项目表明项目融资吸引力大,融资可行性很高,快速、顺利完成融资交割和进入建设、运营阶段,很快实现项目产出说明。61~80项目表明项目融资吸引力比较大,融资可行性较高,能够顺利完成融资交割和进入建设、运营阶段,较快实现项目产出说明。41~60项目表明项目融资吸引力一般,具有融资可行性,可以完成融资交割和进入建设、运营阶段,实现项目产出说明。21~40项目表明项目融资吸引力很低,很难融资,按期完成融资交割和进入建设、运营阶段难度较大,实现项目产出说明难度较大。0~20项目表明项目融资完全没有吸引力,不具有融资可行性,不能按期完成融资交割和进入建设、运营阶段,无法实现项目产出说明。7、项目规模本指标主要依据项目的投资额或资产价值来评分。PPP项目的准备、论证、采购等前期环节的费用较大,只有项目规模足够大,才能使这些前期费用占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比例处于合理和较低水平。此外,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规模越大,越能够采用PPP模30 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表3-7项目规模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在人民币20亿元以上。61~8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人民币15亿元到20亿元之间。41~6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人民币10亿元到15亿元之间。21~4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介于人民币5亿元到10亿元之间。0~20新建项目的投资或存量项目的资产公允价值小于人民币5亿元。8、预期使用寿命本指标主要通过项目的资产预期使用寿命长短来评分。项目的资产使用寿命长,为利用PPP模式提高效率和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了基本条件。表3-8预期使用寿命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大于40年。61~8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31-40年。41~6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21-30年。21~4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1-20年。0~20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小于10年。30 9、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本指标主要通过察看项目对采用PPP模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被准确预测的可能性来评分。全生命周期成本是确定PPP合作期长短、付费多少等的重要依据。表3-9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分数评分参考标准81~100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高。61~80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较高。41~60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一般。21~40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较低。0~20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低。三、定性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情况本项目基本评价指标权重之和为80%,补充评价指标权重之和为20%,各指标权重分配情况见下表:评价指标权重基本评价指标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15%2、风险识别与分配15%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15%4、潜在竞争程度15%5、政府机构能力10%6、可融资性10%基本指标小计80%补充评价指标1、项目规模8%2、预期使用寿命6%3、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6%补充指标小计20%合计100%30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根据聘请的各位专家对某某市某某区水生态建设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兹确认:某某市某某区水生态建设项目定性评价得分为76.9分,大于60分,通过物有所值定性评价。具体项目评分结果如下: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评分结果统计表评价指标权重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加权分ABCDE=(B-C-D)/(专家数-2)F=E*A基本评价指标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15%59090808412.602、风险识别与分配15%53080707611.40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15%49075657010.504、潜在竞争程度15%4657560669.905、政府机构能力10%6159085888.806、可融资性10%5308570757.50基本指标小计80%****60.70补充评价指标1、项目规模8%69010095997.922、预期使用寿命6%5408570774.623、全生命周期成本测算准确性6%4256555613.66补充指标小计20%****16.20评分结果100%****76.9030 第四章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按照《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财金[2015]167号)要求,定量评价是在假定采用PPP模式与政府传统投资方式产出绩效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方净成本的净现值(PPP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PSC值)进行比较,判断PPP模式能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具体评价如下:一、PPP值的测算PPP值可等同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和配套投入等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的现值,参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5〕21号)及有关规定测算。PPP值=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风险承担+配套投入=8600+309990+7200+0=325791万元,折现后为190329万元(见表4-1)。(一)股权投资股权投资=项目资本金政府占项目公司股权比例该项目拟定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为430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其中资本金中政府出资比例为20%,即股权投资责任为8600万元。(二)运营补贴运营补贴支出责任是指在项目运营期间,政府承担的直接付费责任。不同付费模式下,政府承担的运营补贴支出责任不同。按照实施方案,该项目拟采用政府付费模式来满足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对政府付费模式的项目,在项目运营补贴期间,政府承担全部直接付费责任。社会资本方承担的建设成本按照等额法计算,当年运营补贴30 支出数额计算公式如下: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额=〔项目分期建设成本×(1+项目综合收益率)〕×〔i×(1+i)n〕÷〔(1+i)n-1〕+年度运营成本×(1+项目综合收益率)1.项目分期建设成本:因该项目拟分项、分期实施,第一期建设内容:淄河南段(太公湖以南)、乌河、运粮河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城区生活及淄河、乌河应急调水工程。第二期建设内容:淄河北段(太公湖以北)生态综合提升工程、齐鲁化学工业园用水引黄管道工程。第一期建设期为5年,即合作期第1-5年。第二期建设期为3年,即合作期第6-8年。项目整体估算总投资为215308.44万元,其中第一期建设计划投资106677.83万元,第二期建设计划投资108630.61万元。建安费下浮5%,第一期建设成本暂按106677.83×(1-67.8%×5%)=103061.45万元计算;第二期建设成本暂按108630.61×(1-67.8%×5%)=104948.03万元计算。2.项目综合收益率的选择:5.88%。3.i即年度折现率:文件中规定该项目年度折现率为4.9%。4.n即运营期:根据约定,运营期为10年,即n=10。5.年度运营成本的预测:年度运营成本主要包括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运营维护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工等成本以及维修、维护费用等。(1)堤防维护费:参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2004版),经测算为每米252元,堤坝总长10.33千米,预计每年维护费260万元;(2)绿化养护费用:参照《山东省园林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06版),绿化养护标准:17.56元/㎡,预计每年绿化养护费1350万元;(3)水位监测设施维护费用:人工费按照每处2人,每人每月3500元,材料费取人工费的20%,预计水位监测设施维护费每年10万元;(4)水电费:水费按每吨4.5元,电费按每度0.87元,预计每年水30 电费约350万元;(5)公路、桥梁等其他固定资产维护费:参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按照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额的0.5%预测,每年约500万元。综上,年度运营成本预计为2470万元。根据上述条件计算,运营期内项目运营补贴支出总额为309990万元,每年支付明细见表4-1。(三)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一般包括因承担法律、政策等自留风险所支出的成本。说明:在该项目中,采取比例法进行分摊。比例法主要是按照项目建设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风险承担成本,适用于风险后果值和风险概率难以测算的情形。考虑到该项目历史风险估算数据缺失,我们参照国际上的风险估算数据进行测算。根据国际上的历史数据统计,澳大利亚PPP项目采购的平均转移风险价值在项目总价值的8%左右,而英国的转移风险平均值为12%。我们综合两国的数据,将10%作为该项目的可转移风险承担比例。通常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占项目全部风险承担成本的比例为70%-85%,则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占项目全部风险承担成本的比例为15%-30%,因此确定自留风险的比例为3%。经测算政府自留风险承担成本合计值为7200万元。(四)配套投入配套投入支出责任应综合考虑政府将提供的其他配套投入总成本和社会资本方为此支付的费用。配套投入支出责任中的土地等实物投入或无形资产投入,应依法进行评估,合理确定价值。由于该项目建设内容中包含与项目有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因此该项目中财政配套投入不再单独计算。30 表4-1PPP值测算情况货币单位:万元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第3年一、政府股权投资支出86008600二、运营补贴支出3099900.000.000.001.年均建设成本(1期)1406320.000.000.002.年均建设成本(2期)1432060.000.000.003.运营成本261520.000.000.00三、政府风险承担成本7200640.07640.07640.07四、政府配套投入0五、PPP值3257919240.07640.07640.07六、折现率4.9%*0.95330.90880.8663七、PPP折现值1903298808.56581.70554.49项目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一、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二、运营补贴支出0.000.0015365.5015365.501.年均建设成本(1期)0.000.0014063.1814063.182.年均建设成本(2期)0.000.000.000.003.运营成本0.000.001302.321302.32三、政府风险承担成本640.07640.071123.211123.21四、政府配套投入五、PPP值640.07640.0716488.7116488.71六、折现率4.9%0.82580.78730.75050.7154七、PPP折现值528.57503.9312374.7811796.02项目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一、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二、运营补贴支出15365.5030999.0430999.0430999.041.年均建设成本(1期)14063.1814063.1814063.1814063.182.年均建设成本(2期)0.0014320.6214320.6214320.623.运营成本1302.322615.242615.242615.2430 三、政府风险承担成本1123.2174.1074.1074.10四、政府配套投入五、PPP值16488.7131073.1431073.1431073.14六、折现率4.9%0.68200.65020.61980.5908七、PPP折现值11245.3020203.7619259.1318358.01项目第12年第13年第14年第15年一、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二、运营补贴支出30999.0430999.0430999.0430999.041.年均建设成本(1期)14063.1814063.1814063.1814063.182.年均建设成本(2期)14320.6214320.6214320.6214320.623.运营成本2615.242615.242615.242615.24三、政府风险承担成本74.1074.1074.1074.10四、政府配套投入五、PPP值31073.1431073.1431073.1431073.14六、折现率4.9%0.56320.53690.51190.4879七、PPP折现值17500.3916683.1715906.3415160.59项目第16年第17年第18年一、政府股权投资支出二、运营补贴支出15633.5315633.5315633.531.年均建设成本(1期)0.000.000.002.年均建设成本(2期)14320.6214320.6214320.623.运营成本1312.911312.911312.91三、政府风险承担成本37.2037.2037.20四、政府配套投入五、PPP值15670.7315670.7315670.73六、折现率4.9%0.46510.44340.4227七、PPP折现值7288.466948.406624.0230 二、PSC值的测算PSC值是指参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竞争性中立调整值、项目全部风险成本的全生命周期现值之和。计算公式为:PSC值=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竞争性中立调整值+项目可转移风险成本+自留风险成本=253304+4304+31201+0=288809万元,折现后为200474万元(详见表4-2)(一)设定参照项目参照项目是指假设政府采用现实可行的、最有效的传统投资方式实施的、与PPP项目产出相同的虚拟项目。设定参照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1.参照项目与PPP项目产出说明要求的产出范围和标准相同;2.参照项目应采用基于政府现行最佳实践的、最有效和可行的采购模式;3.参照项目的各项假设和特征在计算全过程中应保持不变;4.参照项目财务模型中的数据口径应保持一致。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建成-移交(BT模式),作为参照项目。(二)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的计算1、建设净成本建设净成本主要包括参照项目设计、建造、升级、改造、大修等方面投入的现金以及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等实物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扣除参照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转让、租赁或处置资产所获的收益。该项目总投资215308.44万元,其中第一期计划投资106677.83万元,第二期计划投资108630.61万元。按照建成-移交(BT模式),从第6年年初开始(为便于计算净现值,视同第5年年末),分3年按等额年金法由政府支付第一期建设成本;从第9年年初开始(为便于计算净现值,视同第8年年末),分3年按等额年金法由政府支付第二期建30 设成本。年利率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75%为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经济增长因素,上浮30%计算为6.175%。(1)第5年年末支付第一期本金35560万元;(2)第6年年末支付第一期本金35560万元,利息4391.53万元,合计39951.53万元。即35560+(106677.83-35560)*6.175%;(3)第7年年末支付第一期本金35557.83万元,利息2195.7万元,合计37753.53万元。即35557.83+(106677.83-35560*2)*6.175%。(4)第8年年末支付第二期本金36210万元;(5)第9年年末支付第二期本金36210万元,利息4471.97万元,合计40681.97万元。即36210+(108630.61-36210)*6.175%;(6)第10年年末支付第二期本金36210.61万元,利息2236.01万元,合计38446.62万元。即36210.61+(108630.61-36210*2)*6.175%。以上累计支付建设净成本228604万元。(详见表4-2)2、运营维护净成本运营维护净成本主要包括参照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运营维护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工等成本,以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并扣除假设参照项目与PPP项目付费机制相同情况下能够获得的使用者付费收入等。因该项目无使用者付费收入,运营维护净成本与PPP值中的年度运营成本相同,详见表4-2及本报告第21页。(三)竞争性中立调整值计算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主要是采用政府传统投资方式比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少支出的费用,通常包括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有关税费等。计算竞争性中立调整值主要是为了消除政府传统投资方式下公共部门相对社会资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以保障在物有所值定量评价中政府和社会资本能够在公平基础上进行比较。30 该项目按PPP实施也是由政府提供土地、也由政府负责审批,因此该部分竞争性调整值为零。如果政府采用传统投资方式进行运营,则该项目中的利润无须交纳企业所得税,就形成了“少支出的有关税费”部分。根据相关的税收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竞争性中立调整值=少支出的土地费用+少支出的行政审批费用+少支出的相关税费=0+0+4304=4304万元(详见表4-2)(四)项目全部风险成本计算结合项目实施方案中的风险分配框架,进一步识别项目风险,优化分配方案,选用概率法、比例法等方法对项目风险成本进行量化。原则上,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政府信用和政府决策等风险由政府承担,法律变更、政策变动及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分项风险分配原则是:承担风险的一方应该对该风险具有控制力;承担风险的一方能够将该风险合理转移;承担风险的一方对于控制该风险有更大的经济利益或动机;由该方承担风险最有效率;如果风险最终发生,承担风险的一方不应将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转移给合同相对方。具体而言,该项目选用比例法进行计算。根据国际上的历史数据统计,澳大利亚PPP项目采购的平均转移风险价值在项目总价值的8%左右,而英国的转移风险平均值为12%。综合两国的数据,将10%作为该项目的可转移风险承担比例。通常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占项目全部风险承担成本的比例为70%-85%,因此该项目的全部风险成本承担比例为13%,其中可转移风险承担比例为10%,自留风险承担比例为3%。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可转移风险承担比例=(215308+24700)×10%=24001万元。30 自留风险承担成本=项目建设运营成本×自留风险承担比例=(215308+24700)×3%=7200万元。表4-2PSC值测算情况货币单位:万元项目合计第1年第2年第3年一、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2533040001、一期建设净成本1132652、二期建设净成本1153393、运营维护净成本24700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4304三、全部风险成本240012773.632773.632773.63四、PSC值2816082773.632773.632773.63五、折现率4.9%*0.95330.90880.8663六、PSC折现值1949392644.102520.672402.80项目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一、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03556041182389841、一期建设净成本35560.0039951.5337753.532、二期建设净成本3、运营维护净成本1230.001230.00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0.00213.33213.33三、全部风险成本2773.632773.634867.234867.23四、PSC值2773.6338333.6346262.0944064.09五、折现率4.9%0.82580.78730.75050.7154六、PSC折现值2290.4630180.0734719.7031523.45项目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一、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37440431524091724701、一期建设净成本2、二期建设净成本36210.0040681.9738446.6230 3、运营维护净成本1230.002470.002470.002470.00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213.33430.38430.38430.38三、全部风险成本4867.23321.10321.10321.10四、PSC值42520.5643903.4541668.103221.48五、折现率4.9%0.68200.65020.61980.5908六、PSC折现值28999.0228546.0225825.891903.25项目第12年第13年第14年第15年一、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24702470247024701、一期建设净成本2、二期建设净成本3、运营维护净成本2470.002470.002470.002470.00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430.38430.38430.38430.38三、全部风险成本321.10321.10321.10321.10四、PSC值3221.483221.483221.483221.48五、折现率4.9%0.56320.53690.51190.4879六、PSC折现值1814.341729.611649.081571.76项目第16年第17年第18年第19年一、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1240124012401、一期建设净成本2、二期建设净成本3、运营维护净成本1240.001240.001240.00二、竞争性中立调整值217.05217.05217.05三、全部风险成本161.20161.20161.20四、PSC值1618.251618.251618.25五、折现率4.9%0.46510.44340.4227六、PSC折现值752.65717.53684.0330 三、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结论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财金[2015]167号)中,第三十三条“PPP值小于或等于PSC值的,认定为通过定量评价;PPP值大于PSC值的,认定为未通过定量评价。”该项目物有所值量值=PSC值-PPP值=200474-190329=10145万元;通过计算,该项目政府采用PPP模式全生命周期内成本净现值为190329万元(即PPP值),采用传统投资方式下全生命周期内成本净现值为200474万元(即PSC值),两者差额即物有所值量值为10145万元,表明在产出相同的情况下,政府采用PPP模式与传统投资方式相比较,成本减少值为10145万元。我们认定该项目通过物有所值定量评价。30 第五章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结论经过对某某市某某区水生态建设项目进行物有所值定性和定量评价,统筹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论,我们认为该项目通过物有所值评价。下一步,可对该项目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